为什么明明想学习却拿起了手机刷视频?为什么看了很多书,能力却没有得到提升?为什么自律一段时间,中断后会颓废很长时间,周而复始却没有结果?《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并给出解决方法,是一本很棒地个人成长工具书。
想要改变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而行动受认知所影响,所以我们首先要从改变认知开始,阅读本书就是让认知觉醒的开始。
书中推荐了一个读书方法:只取一个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只有当知识转变为行动,或是辅助你决策,才是真的学到了。当然,书中触动我的不止一点,我精选了三条,并以此列出一个行动计划,坚持一段时间看能否有所改变。
人的天性:急于求成、避难趋易
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本能脑和情绪脑太过强大,弱小的理智脑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所以造就了人急于求成、避难趋易的天性。了解了这一点,我对自己以往的懒惰/拖延等坏毛病释然了,更能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比如,打卡式坚持,一旦中断就很容易一蹶不振,内心还会不断自责,感觉自己没毅力,坚持不下来是能力不行。知道了人性本就如此后,我对自己某些行为释然了,感觉内心变得很轻松,不再有内疚感。并且以后真的有事中断,我也要尽快调整并重新开始。坚信做就比不做强,坚持不是不间断,而是我还在做。
深度学习:重实践,重输出
我以前认为的深度学习,是尽可能多/全地学习一门知识的所有相关信息,其实还是停留在学(输入层面),这属于浅层学习,而深度学习是重实践,重输出。以阅读为例(看下图),我目前是停留在读书+读书笔记阶段,深度阅读是读完要把知识用起来,还要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教给别人。所以,我打算以后读一本书,至少要有一个转化行动应用到生活中。
我当前的阅读层次
培养专注力:冥想
早冥读写跑,这是作者自己总结的成长之道。里面只有读是我在坚持的(现在看来是因为最容易,所以才能坚持)。运动是断断续续,早起基本没有,唯独冥想以前几乎没接触过,看书过程中我试了一次,感觉不错。
作者非常推荐冥想,并一直身体力行地坚持冥想。冥想是训练大脑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可以帮助培养专注的习惯。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的习惯。所以,我想把冥想变成我的习惯培养专注力,也算是本书的转化行动。
行动计划
书中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知识点:运动可以让人变聪明!
运动能够使大脑长出更多的新的神经元,这意味着可以让人“更聪明”,但需要需要运动后1~2小时内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脑力活动,才能让新的神经元不断生长,从而真的变聪明。
所以单纯运动还不行,运动之后的深度学习才是让人变聪明的关键点。虽然无法证伪,但我选择相信,并且要试试,以此列计划:
变聪明公式:
30分钟运动+15分钟冥想+30分钟深度学习
我的计划——
5:55 起床
6:00-6:30 跳绳或帕梅拉
6:30-6:45 冥想
6:45-7:00 洗漱
7:00-7:30 反思日记或阅读笔记
以上,坚持28天,因为新的神经元从生长到成熟通常需要28天。我大概率无法坚持天天做,但也不会因此而焦虑了,因为聊胜于无,做总比不做好,敬请期待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