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纲要》(105)
《个人的感知世界》
无论世界怎么定义、怎么变化、怎么翻天覆地,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个人,落实到个人的感知上来,归结为个人感知的具体而真实的世界。世界的好与坏,坏境的好与坏,他人的好与坏,社会的好与坏,生活的好与坏,对于个人,再也不是什么观念的问题,也无须谁来证明,每个人的感知就是最后的证明,每个人的感知就是存在最终的结果。其他的任何证明、任何观念、任何结果都得归结为个人的感知,个人感知到什么,事实就是什么。如果个人改变了感知内容,其结果还是作用于自己的感知。所以,一切事物的最终存在处就是个人的感知。这就是终极的结论,无法更改。
我们并不相信自己感知到的世界是绝对真实的世界,更不理解自己感知的世界就是终极存在的世界。因为这个变化的世界有太多的不如意,这个被天下大众折腾得烟火缭绕、百孔千疮、混乱不堪的世界怎么可能是绝对的、终极的存在?这个不被我们自己认可的世界竟然是我们感知到的世界?这个被我们自己感知到的世界有什么意义?我们在乎的是这个世界有些什么,更在乎自己能从世界上获得什么,至于这个世界是谁感知的我们不会在意。我们从不在意自己在感知世界,我们更不会在意我们在怎样感知世界。世界不可能属于自己,只有渺小的我属于这个世界,有我无我于世界无关紧要……这些致命的想法损害了我们自己,我们却全然不知。
我们见到每个人都在面对共同的世界,我们见不到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观念、自己的习惯在感知世界。当世界变作个人感知到的具体的存在,我们才知道每个人的不同。我们知道这些不同是由个人不同的因素造成的,但我们忽略不同的首要原因是由个人感知的不同引起的。我们都以为自己感知到的世界是确凿无误的共同世界,每个人都以同样的方式感知世界,得出同样的结论,这就是大错之所在。每个人感知世界的方式、方法、观念、心理、情感、情绪、经历、性格……等等不同,感知到的事物存在状态大不一样,世界存在于人的感知之后,不是之前,之前的存在是概念,感知之后的存在才是事实。每个人感知后的世界都是不同的事实,只不过我们用公共的概念将这些差异省略了。我们没有意识到这种省略的后果,对个人来说,感知的世界被公共概念取消了,这犹如人们纷纷将家安在大街上,个人还有家吗?
个人感知的世界无论如何都是真实存在的,它的特性是无须证明,因为你的感知就是证明。个人必须居住在自己感知的世界中,这个世界不再是感知前的公共世界,它是经过你感知以后的事实世界。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打上了你感知的烙印,这个世界是被你用感知组合成的,你拥有的唯一的世界。最重要的是,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你无意识地生活在你感知到的世界中,尽管你误以为这个世界是公共的,但与公共世界差别很大。这个个人世界是你用你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过滤后的组合,它的呈现只能符合你对世界的理解,比如你理解的世界是丑恶的,它就处处充斥着丑恶;你理解的世界是美好的,它就处处展现着美好。未经过你的观念过滤的事物无法显现,即使你认为你已经非常的客观。
意识不到世界是你感知的是一种思维的错觉,是他人对事物的认知与判断影响了你的认识。你认可大家共生的世界,事实上这种认可仍然是你的感知,只是公共认识的概念改变了你的感知形态,也改变了经过你感知以后的世界。人们改变的是你感知的原则和模式,没有改变你感知的内容,这世界是你用别人改变了的感知模式去感知到的,所以,感知模式即我们怎么去感知比我们感知到什么更重要。因此,改变我们自己本身比改变世界更重要,我们直到今天才意识到这一点,不过庆幸的是,还不算晚。(接下)
注:本文节选自:京东、淘宝电子书:《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