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得了伤寒,就是寒邪侵袭太阳经了,那治疗就应该给患者发汗,但医生糊涂,给患者拉肚子了。那拉肚子是向胃肠道发散能量的过程,所以原本为了发汗而大量被输送到太阳经的能量,又被分流到胃肠道去了,这样一来不仅是能量往胃肠道走,被能量挡在太阳经的一部分邪气,也随着能量的走向而往手太阳内腑—小肠走了,所以小肠也受到了寒邪的侵袭,使其功能受到了影响。那寒邪能起到抑制机能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抑制生命活动嘛,像冬眠疗法等,所以小肠的机能被抑制了,使参与消化和吸收的分子物质都带有寒邪的成分了,所以被脾胃当成了异物,通过拉肚子的途径往外排了,那条文很形象地描述出来其形态,就是“清谷”,谷物完全没被消化,同时便质呈清水样。那拉肚子其实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为的是通过拉肚子的方式,将侵袭到小肠的邪气排出去。那拉肚子还没个完了,说明侵袭的寒邪很强盛,拉肚子的力量不足以将邪气排出去,所以机体会一直拉肚子,就好比太阳中风一直出汗是一个道理。那身体疼痛,说明寒邪没有在拉肚子的过程中完全进入小肠,有一部分仍然停留在体表,所以会有体表的症状。因为胃肠道是产生能量的第一站,所以治病必须得先保证能量的供给,而小肠的寒邪不被排出去的话,就无法往脾胃提供良好的原料了,所以能量就无从产生了,就更谈不上驱除邪气的问题了,那这里讲的“急”,也是因为能量不能产生的话,全身的机能都会垮下来,所以是不容耽误的。那治疗就应该将侵袭到小肠的邪气排出去,但经历了严重的拉肚子的过程后,机体的体能已经严重匮乏了,不能再用加强拉肚子的方法将邪气排出去了,就得通过加强胃肠道的机能的办法,让胃肠道自行将邪气缓慢地排出去,同时还要提升机体的体能。选方就是四逆汤了。等胃肠道的机能恢复了,体能也被提升了的时候,就得着手排出体表的邪气。那这里有个前提就是“清便自调”,那“清便”就是指前面的拉“清谷”的大便了,那“清便自调”是指大便已经成型而正常了。也就是说胃肠道的问题已经解决了。那这里为什么还要讲“急当救表”呢?因为机体的体能匮乏,所以体表的邪气随时有往里侵入的可能性,所以必须抓紧时间驱除体表的邪气。那治疗也不能用大力发汗的常规的麻黄汤了,毕竟体能已经匮乏了,那就采用补体能,发散力量又没有那么大的桂枝汤来缓慢地发汗了。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
得了病出现发热、头痛,提示对这病的机体的反应,就是将能量向上、向外发散,也就是表现出一派要通过体表发散出去的愿望,那脉应该是鼓起来的,但实际上脉是陷进去的,说明大部分的能量主要是往体内供应了,为的是纠正体内的病理变化,所以这时候的头痛、发热是上体部和体表的经络得不到机体的能量供给,所以自行加强能量循环的力度,进行自我代谢来排邪气,其实就是在做最后的挣扎,但时间不会长久,所以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那如果这种病理变化无法自行纠正的话,说明机体自身的力量不足以纠正体内的病理变化,无法达到提升机体机能的目标,所以体表的邪气也无从排出去,所以讲“当救其里”。选方可以考虑四逆汤这种大力提升机体机能的方剂,等机体的机能提上来了,再考虑缓慢地发汗,或者通过自身的机能来发汗,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本条文讲的是一个大的治疗原则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