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唐纪74
唐昭宗出昏招,竟然自己出兵讨伐李克用。
又用了一个不着调,只有说法没有办法的张浚,招致一败涂地。
赫连铎、李匡威进呈表章请求讨伐李克用。朱全忠也向朝廷进言说:“李克用最终是国家祸患,现在趁着他势力衰败,我请求率领汴州、滑州、孟州三路军队,和河北的三镇人马一起去除掉李克用。恳望朝廷任命大臣充任统帅。”
当初,张浚凭借杨复恭的势力得以晋升,杨复恭后来失宠,张浚便又去依附田令孜而疏了杨复恭。等到杨复恭再次当权,他对张浚深怀忌恨。
唐昭宗知道张浚与杨复恭有怨仇,便格外地亲近倚重张浚;张浚也把已有的功名成是自己所能胜任的,常常把自己比作谢安、裴度。
李克用讨代黄巢驻扎在河中时,张浚充任都统判官。
李克用蔑视张浚的为人,听说他做了宰相,私下对传达诏令的使臣说:“张浚喜好空谈而不能务实办事,是个颠覆朝廷的人,皇上听信他的虚名而重用他,将来有一天导致天下大乱的,一定是这个人。”
张浚听到这些,对李克用怀恨在心。
昭宗从容地与张浚谈论从古到今的乱世治理,张浚说:“陛下这样英明聪慧,却在内在外受制于宦官、藩镇,这是我日日夜夜所痛心疾首的事。”
昭宗向张浚询问当今最为紧迫的事情是什么,张浚回答说:“任何事情都不如增强军队以威服天下重要。”
唐昭宗于是大规模招募军队,聚集在京师长安,人数达到十万。
等到朱全忠等人请求讨伐李克用,昭宗便命令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和御史台四品以上的官员共同商议这件事,认为不能兴兵讨伐的人占十分之六七,杜让能、刘崇望也认为不能这样做。
张浚试图凭借外边的势力来排挤杨复恭,于是说:“先帝第二次巡幸山南,是李克用带着沙陀人马逼迫的。我常常忧虑担心李克用与黄河以北的藩镇内外勾结,致使朝廷不能控制。现在河南的朱全忠、河北的李匡威共同请求讨伐李克用,这是千载难逢的一个时机。只请求陛下授予我统领军队的大权,一个月就可以消灭李克用。如果错失现在的良机而不争取,那么将后悔莫及。”
孔纬附和道:“张浚说得对。”
杨复恭则说:“先帝流离迁徒,虽然由于藩镇骄横跋扈造成,但也是因为朝中大臣举止不当措施不力。现在朝廷刚刚安定下来,不应当再兴兵大战。”
昭宗说:“李克用有打败黄巢收复京城的大功,现在趁着他处于困境而去攻打,天下的们会怎样说我?”
孔纬说:“陛下所说的,是现在一时的体面;张浚所说的,是今后世代的大利。昨天计算调遣军队、运送物资、犒劳奖赏的费用,一两年内都不致于缺乏,就在陛下当机立断兴兵讨伐了!”
昭宗因为张浚和孔纬两位宰相一唱一和,不得已依从了他们的意见,说:“这件事现在就交给你们二人去办理,但不要给朕带来羞辱!”
五月,昭宗颁发诏令削去李克用的官职、爵位及赐他李姓后所编的属籍,任命张浚为河东行营都招讨制置宣慰使,京兆尹孙揆为副使,任命镇国节度使韩建为都虞候兼任供军粮料使,任命朱全忠为南面招讨使,李匡威为北面招讨使,赫连铎为副使。
张浚奏请任命给事中牛徽为行营判官,牛徽说:“国家刚刚经历了先帝丧事和战乱,却又要做出威武壮举,粗暴地挑起与李克用强大人马的争斗,离间各藩镇的归心,我看天下又要动荡变乱了!”
于是,牛徽以年纪衰老身体有病为借口坚拒绝担任行营判官。牛徽是唐文宗宰相牛僧孺的孙子。
壬子(二十七日),张浚率领各路军队五十二都以及从州、宁州、州、夏州各胡族总共五万人,从京师长安出发,昭宗在安喜楼上为张浚饯行。
张浚命令身边的人都退避后对唐昭宗说:“等我先消灭了外忧,然后再为陛下铲除内患。”
杨复恭在外偷听,知道了这些。
两军中尉在长安城东的长乐坂为张浚饯行,杨复恭向张浚劝酒,张浚以已经喝醉为托辞而不饮,杨复恭取笑他说:“你奉有皇帝号令信物专门出征,现在是故作姿态吗?”
张浚说:“等我消灭了贼寇回到京师,再让你看我的故作姿态。”
杨复恭更加忌恨他了。癸丑(二十八日),朝廷削除李罕之的官职爵位;六月,朝廷任命孙揆为昭义节度使,充任招讨副使。
张浚与宣武、镇国、静难、凤翔、保大、定难各路军队在晋州相会。
张浚统领的官军从阴地关开出,游击的军队到达汾州。
李克用派遣薛志勤、李承嗣带领骑兵三千在洪洞县安设营寨,李存孝带领军队五千在赵城县安设营寨。
镇国节度使韩建派出强壮士卒三百人在夜间去袭击李存孝的军营,李存孝事先知道了,便设下埋伏等待韩建人马的到来;韩建军队没有得手,静难、凤翔军队也未经交战就后撤,李克用的河东军队乘胜追击,直达晋州城的西门;张浚带领军队出城交战,再次打了败仗,官军被斩杀的将近三千名。
静难、凤翔、保大、定难各路军队于是抢先渡过黄河往西回奔,张浚只剩下长安禁军和宣武军总共一万人,与韩建一起关闭晋州城门固守,从此不敢再出城。
李存孝带领军队先去攻打绛州,十一月,刺史张行恭放弃绛州城逃跑。
李存孝再回兵进攻晋州,围攻了三天,他与属下商议说:“张浚身为宰相,我们俘获他也没有什么好处,天子手下的京师禁军,我们不应当斩杀。”
于是,李存孝率领军队后退五十里驻扎。张浚、韩建从含口逃走。
李存孝攻取了晋州、绛州,大肆抢掠慈州、隰州一带。
在此之前,李克用放韩归范回到朝廷,附带表章诉冤说:“我家父子三代人,蒙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四朝皇帝的恩德,攻破庞勋叛逆,翦除黄巢贼寇,废黜襄王李,保存易州定州,使得陛下现在头戴帝王的冠冕,身佩洁白的玉玺,这不能说没有我的功劳!
如果因为攻打云州而认为我有罪,那么拓跋思恭夺取延,朱全忠攻打徐州的时溥、郓州的朱,为什么朝廷却不进行讨伐?同样的举动,那里受到奖赏,这里却遭受讨伐,我怎么会没有话说呢!况且当朝廷处在危机时刻,就赞誉我是当今的韩信、彭越、伊尹、吕尚;等到天下稍微安定以后,就辱骂我是北戎、羯族、胡人、蛮夷。
这样,现在天下掌握重兵立有战功的人,难道就不担心陛下将来有一天会辱骂他们吗?!
而且,若是我果真有弥天大罪,派出朝廷的军队进行征伐,自然有刑法惩处,何必趁我的军力衰弱以后再来攻取!
现在张浚既然已经出动军队,我就很难束手待擒,我已经集聚了蕃族、汉人的军队五十万,要直抵蒲州、潼关,与张浚决一死战;如果不能获胜,我也甘心被革除官职削去爵位。
不然,我就要轻装骑马去敲皇宫的大门,在殿阶前磕头,至陛下屏宝座下自陈奸恶回人,去先帝的庙堂缴纳诏令敕书,然后把自己捆绑起来到刑官那里,恭敬地等候用刑被斩。”
表章送到时,张浚已经兵败,朝中群臣震惊恐慌。
张浚和韩建经过王屋山到达河阳,拆除民人的房屋做成木筏以便渡过黄河,军中士卒失踪死亡几乎没剩下多少。
这次战役,朝廷想倚助朱全忠和黄河以北三镇。
但等到张浚到达晋州,朱全忠才联合徐州、郓州的军队,虽然派遣将领攻打泽州却不亲身前往。
张浚的行营于是向镇州、魏州求助军队和粮食,可是镇州、魏州把李克用的河东军队当作自己的屏障,都拒不出兵,只有华州、州、凤翔、州、夏州的军队前去和张浚会合。
军队还没有交战,孙揆就被擒获,幽州的李匡威、云州的赫连铎都打了败仗,杨复恭又在这中间作梗,因此张浚的军队一战即溃,望风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