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的人生,从谦卑开始。
谦卑者,好礼少争。
孟子讲,“尊敬之心,礼也!”若不谦卑,则无尊敬。生活中那些粗鲁暴戾之人,多是缺乏敬畏之心、目中无人之辈。怀揣谦卑,才会发自内心深处把对方的人格置于与己平行,进而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更本能更敏锐的体验,也自然彬彬有礼平和相待、而慎于争长论短争气好胜。这里有句忠告:珍爱生命,远离“斗鸡”。
好礼少争的人,清静平和,人生自当更加清醒。所谓谦谦君子,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吧。
谦卑者,善学精进。
讲个禅师的故事。有一才子,整日觉得已学无可学,只能去追寻一些大道理,不然对不起自己的满腹经纶,于是慕禅师大名登门拜访。到寺庙后他说明来意,禅师让他上午挑水下午砍柴别无他事。一月过去,才子忍不住说,师傅你一定要教我一些大道理啊。禅师答,稍安勿躁,你可以上午砍柴下午挑水。又过一月,才子默想,师傅没有干货名不副实。他找到禅师禀报,师傅,家里有点事,我得回去。禅师笑语,好,老衲送你。路遇一凉亭,两人歇脚,禅师给才子倒茶,杯满后仍未停。才子顿时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脑子里浮现出一万次“傻X”,但作为一个读书人,他仍“谦卑”地提醒禅师,杯子已满茶倒不进去了。禅师叹息道,是啊,人也是一样的……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现实,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出生后的前六个月,婴儿表现出超强的专注力和学习力,但之后专注力将下降,婴幼儿的学习才能随年龄增长而递减。为什么?因为他刚出生的时候,脑中空空如也,心里单纯至极,没有对外界的抗拒。
学习,需要低头、弯腰、空心,也就是谦卑。
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有了一些知识和经验积累之后,要谦卑地认为,即将或正在面对的哪怕是我们已经很熟悉的一件事情,它往往也并不完全像我们所已经知道或者原本以为的那样。否则,很容易被自己的存量认知导入歧途。
在学习之路上,特别要防范不谦卑的自己那颗被塞满的心。谦卑,才能善学,善学才能精进,精进的人生,才能日趋清醒。
谦卑者,寡欲知足。
老子曾以“水”作喻阐释处世之道,在他看来,人固然要有雄心壮志,但切忌逞强好胜,应抱持像水一样的柔弱谦下之道,所谓“上善若水”、“弱者道之用”,都有教人谦卑逊让的含义。
大勇若怯。人生的完美,在于自知,并行有所止。所以,自知,是贯穿我们一生的基础命题。谦卑,恰恰能让一个人更容易达成自知。自视甚高者,其客观评估、深度思考、系统权衡的素养在长期的自满中退化,超越自身能力圈去追求名利成为其人生路上的大概率事件,轻则一事无成,重则自掘坟墓。
身边很多案例反复告诉我们,一个人能让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潜质爆发至极限,往往需要兼具强烈的目标意识和对个人名利的淡然,而能将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状态调和共存于一体的,正是一个人深入骨髓的谦卑。
谦卑者,不会利欲熏心,也只有六根清净保持心灵敞亮,人生才会清醒。
谦卑,不是消极自卑,恰恰相反,是根植于自信的安然;谦卑,不是心机伪善,恰恰相反,是从真诚出发的平易。
谦卑,并不都是天分使然,也需要用经历与反思来沉淀。
我的人生不够清醒,因为我还不够谦卑。
为了不醉的人生,请从谦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