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否认才华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有才华的人永远不缺灵感,创意之流源源不断,他们不管在哪个领域都如鱼得水。
没有才华的人就没有出路了吗?并不是,有很多有名的作家都说自己没有才华。比如村上春树。但他们的成就很高,他们依旧写出了获得大众认可的文章,写出来我们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水平。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是不是能从他们身上取经呢?
一、保持集中力
方文山说过,真正的创作,是有能力将脑海里庞杂甚至相互独立的思绪,化为有系统有组织的文字;然后读者经由阅读你的文章,产生画面感;然后再次还原你脑海里的想法与观点,并且还能认同,或激发出谈论的空间,也就是所谓的言之有物!
集中力就是能将自己所思所想汇集,并表达出来,集中力能让思维化为有组织有系统的文字。如果意识不能集中,哪怕脑子里充满奇思妙想也不能将其表达出来。
二、训练耐力
所谓笔缀不更就是讲究耐力。没有哪一位作家,是只坚持写了几天。即使我们算不上作家,只能说是写点东西,
坚持写作,就要具有集中力和耐力,并且它们可以通过训练于后天获得,可以不断提升其资质。我们只需每天坐在书桌前,训练将意识倾注一点,集中意识去写东西。并不是一定要写出文章,即使写不出来也可以训练。
可是我们不是作家,写文章只是业余爱好,可能只是一种兴趣,那么我们也不必强制的每天训练写文章,集中力可以随时训练,阅读的时候,跑步的时候,上课的时候,甚至吃饭的时候。做一件事,要排除其他事的干扰,专心做好一件事,避免三心二意。
当集中力得到有效训练,不论干什么都可以意识集中了。
训练耐力,我觉得,一件事要具有耐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它变成习惯,一旦成为一种习惯,就是最长久的耐力,因为我们不会排斥,会无意识的坚持,就像刷牙洗脸,并不需要我们费太大力气。
三、改变感官
当我们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十万个为什么,对什么都好奇,不良教育、规则、别人的眼光让我们难于创新,很难跳出这么多年来的框架,我们的感官渐渐麻木,不再敏锐了。
我们应该五官全开,回到孩子般的状态,对什么都好奇,没有框架地去看世界。
当我们感官全开时,别人无意识的一句话,电影的某句对白,广告的某句宣传语,甚至在路上发生的一点小事都能给予我们写文章的灵感,不用担心没有灵感。
改变感官,是要有意识地关注身边发生的事,看过的风景,听过的话,目睹过的一件事,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感官去欣赏,去聆听,去品味,去表达,去感受,做个好奇宝宝,有心人。
四、增加阅读的吸收能力
当输入比输出多很多的时候,就不会有灵感枯竭的时候。
怎样增加阅读的吸收能力呢?建构适合自己的搜寻引擎,将自己的文章主题分类,比如手帐,旅行,情感等,在看一本书时,在看到与手帐有关的讯息时,或者某句话可以作用到手帐有关的文章时,可以在书的折角写上手帐,并将这本书的书名与相应的页数,写张纸条丢进标记为“手帐”的主题数据柜中。
这样一来,当有灵感写文章时,就可以在主题数据柜中搜寻自己用得到的一些句子,很多句子可能就能给予我们灵感,或者重温某句话给予自己的灵感或感悟,把它们汇集一起,一篇文章的大体就可以确定下来了。
五、多写,真诚地写
既然是写文章,自然是离不开写了,写文章也好,写影评也好,即使是在阅读时写下当时的所思所想也好,总之,要多写,真诚地写,把自己真诚的想法表达出来。
不要怕写得不好,我们不是天生就会,所以一定要多练,当我们认真写的时候,开始会遇到词不达意,总是抓不住我们想写的东西,它很模糊很遥远。所谓熟能生巧,当我们写出第一个一万字,必定会比第一百个字要下笔更自在,更接近心中想表达出来的。
所以,行动起来吧!
六、虚拟体验多种人生
我们要跑在电影剧情前面,在电影开始时去想电影结局,可能有人会想到五个可能的结局,也可能只想到一个传统的结局。
我们可以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边看边想像接下来的剧情,在观影中不停地转换角色――主角、配角、包括用导演、摄影师、编剧的方式去看同一部电影。
多角色去看电影,刚开始是很难的,所以我一般一部好的电影我一般都会看两三遍,每一遍用不同的视角,将自己融入不同的角色。
并且,我们要真诚的去诠释我们所看的电影,诠释电影主题,诠释电影人物,诠释电影细节,然后可以写影评,可以做笔记,记下电影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地方,可能是一个细节,可能是一句话,记下某一刻的想法,以便以后引用,或从中汲取灵感。
通过电影,我们就可以虚拟体验到不同版本的人生,这样一来,就好像增加了我们的人生阅历,对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人生好像有了一种穿透力,因为自己体验过,所以可能对百味人生就有了一种理解和感悟。
这对写小说是很有用的,因为写小说就是要把自己融入自己小说中的不同人物,要去感受他们的所作所为,去推测他们的心理来推动情节发展,而不是始终用自己的心理写万千角色。
七、多向精彩的人借力
我们要经常与不同领域的人交谈,不同领域的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也不同,他们背后一定有许多故事,听她讲剧、讲电影、讲领悟……,一起聊天,思想的碰撞会让我们收获很多。
我们还可以找三四个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的朋友,给我们一些意见,也可以去观察他们是如何把生活过得井井有条的,然后我们就可以借鉴他们的方法,在实践中找到更适合我们的方法。
八、保持充沛的体力
村上春树说,写小说不是健康的营生,当我们用文字去展现一个故事时,藏身于人性中的毒素一般的东西,便不容分说地渗出来,我们或多或少与毒素正面交锋。
如果长期写文章,就要打造出一个能与这种危险的毒素对抗的免疫体系。而跑步就是能提高免疫的一种途径。
曾国藩说过,世界上最好的活法,是细水长流。必须张弛有度的调整自己的身体和情绪。
想要长期做一件事,身体都是最重要的,只有身体健康,才能长期写下去,你看那些高产作家,几乎都是有健康的身体。
保持充沛的体力,可以去跑步,可以过着养生生活,可以改掉不好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体力好的总是要比体力差的人要坚持得久。
最后重要的是,心境一换,感官就换,感官一换,灵感就像新掘的井一般,源源不绝。最终极的创意能力,就在人的感官、思维、心境、态度上,灵感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