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课程的实操。
主要是针对引入的设计和主题实现。
引入的设计有三个活动体验和训练。第一个是由笔画到字,词,句,篇的体验活动。感受到,引入的目标是打破防御,激活,连接。同时也注重到活动完成过程中,语文能力的运用的再次提炼,理解,分析,推理,整合,想象等在能力在活动中得以培养。课堂的设计,不确定,不唯一的答案可以激活人的思维开放与活跃。其实,人生便是在应对不断的不稳定中,保持内心的稳定,才是真正的强大。而在这样的开放中,老师需要的便是引导,通过精细化教学,帮助孩子把零乱的思维进行整合,例如编故事的引导,设定几个角色?几个情节?如何来发展呢?这才是老师的工作,用这样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方向,使学生有能力去自己建构,逐步实现心智化。
第二个活动是给一篇课文设计引入部分。老师们分组完成,每组都有自己的创新之处。我的感觉是,在设计引入是,还是会受限于以往的思维,毕竟那是多年的训练,已形成自己的模式,所以在设计时,会倾向于从语言文字训练的角度出发,而难以从儿童人格完善的整体性发展目标出发。这样的受限需要自己经常保持觉察,训练,才可能逐步心智化。同时在每一个设计后,聂老师提供的拓展思路,很值得回味和琢磨,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不断的把自己的思维拉回到人格完善的视角。
其一,关于语言程序。教师课堂活动标题的设计,需要以凝炼,形象,生动,具象的方式呈现,其实老师的教学以模块化的方式清晰展现,体现老师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这本身就会内化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自己要想清楚,要条理化,逻辑化,学会建构自己的模型,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
其二,接纳度,允许多面性。其实我们在面对学生教学或者教育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带有一种先验的评判,有时我们自己都无法察觉到。例如,这是美的,我是我们都喜欢的,这是我们应该接受的。其实这样设计的教学带有强制的味道,我们也许可以允许学生不喜欢,觉得它不美,然后我们可以听听他们说说喜欢的是什么,觉得哪一种是美的。倾听到他们的声音,同时接纳到他们的不同。然后在开始探讨,现在我们需要学习一种你可能不喜欢,觉得不美的东西,我们需要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呢。也许孩子也从中学会了要接纳,学习用老师的方式去倾听他们不喜欢的事物。在这里,既有情感的联结,也有规则的学习,毕竟我们生活中的好与坏,美与丑,喜欢与不喜欢都一样存在,我们都需要去接纳和面对。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尊重与涵容。
其三,情感情绪的激活。语文的引入中,我们习惯于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拓展式的引入。而经典作品中往往打动我们的是情感,儿童人格的完善,最终也需要在儿童的情感层面工作。这是以往语文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部分。以往有时也会有情感的感染,情动于色,但我注意到情感的夸大成份比较多,而情感的真实和真诚度不够,且老师先被打动的多,学生被感染的少,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不是在体验中自然生发的情感,用头脑和意识层面认为的情感,那多少带有虚伪的成分。
其四,环环相扣的连接。几个活动设计是浑然一体的,彼此可以紧密的连接,这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才会有连贯性,达到体验的高潮,如果中断,那便是另一种味道了。
第三个活动是风的创意。这里便不复赘。
引入的设计部分有一个理论补充,倒是和很好的思考问题的思路。人群分析,如果一个班级是一个人,请你描述一下这个人。以此类推,如果一个家庭是一个人,如果一个学校是一个人......这是一个很好的看待事物的整体性思路,值得借鉴。特别巧的是,今天早上我和儿子因为一件事情发生争论,后来他说,我们从一个人和一群人的角度来看待当然是不一样了。听完后,我的声音马上小了,心中暗自敬佩。
我们遇到的人或事其实都是值得我们觉察的,吸引我的是哪个部分,讨厌的是哪个部分,困难的是什么等等,因为对方也许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学会看到自己忽视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