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1824
关于贝多芬的生平,必须要去阅读罗曼•罗兰《巨人传》中的《贝多芬传》!
而《第九交响曲》,则是贝多芬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
不,远不止这样,在我心里,这支交响曲是音乐史上史诗一般的篇章,是古典音乐乃至整个音乐历史上的珠峰!
因为“乐圣”的一生都是在孤独、凄凉、穷困、磨难、痛苦中度过的,他的人生格言是:“用痛苦换来欢乐!”
父母的爱、亲人的爱、爱人的爱,似乎都与“乐圣”绝缘。
但“乐圣”又是温柔的,认识他的人说“从未见过一个人像他这样地爱花木、云彩、自然......他似乎靠着自然生活!”
“乐圣”的坚定和刚毅,在于对“力”的理解和表达,“力,这才是和寻常人不同的人的精神!”
“乐圣”的所有这些特质,都在《第九交响曲》中呈现了出来。
第一乐章是艰难的斗争、不屈不饶的斗争、恢弘的斗争,是“力”的顽强地表达。
第二乐章是振奋人心的、快活而又严肃的,是“力”的坚定而又明确地表达。
在经历了前面两个乐章的风暴之后,第三乐章里迎来了平静与柔和。
艰难困苦的斗争,掘至了内心最深最底处的精神,所以这份平静与柔和,也来得深沉而博大。
所以,平静之中,依然有一份坚定而沉重的“力”,那是为了欢乐而准备的“力”。
是的,“乐圣”真正要表达的是欢乐,是痛苦中得来的欢乐,第四乐章则是欢乐集中的表达。
欢乐既然来自于痛苦,那么先得有彻底的痛苦。
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渐次表达了找寻许久终于得来的欢乐,是的,这是真正的欢乐,伟大的欢乐!
合唱到来了,那是“‘欢乐’抓住了生命。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
管弦乐接过了人声,它们是那么地急促,那么地激动,随后平静了,只为迎接那一神圣的到来。
随之而来的那一刻,欢乐如海潮一般迸涌,不,这是比海潮更壮观的迸涌,每每听到这个时刻,我都会不禁眼噙热泪,久久不能平复!
因为这是痛苦的欢乐、悲壮的欢乐、庄严的欢乐、神圣的欢乐!
他仿佛在向命运嘲笑:痛苦,你们尽管过来,你们来得越猛烈,我的欢乐就越彻底!
这是神圣的“欢乐”,自然需要“神圣”的迎接。
“整个人类向天张着手臂,大声疾呼着扑向‘欢乐’,把它紧紧地搂在怀里!”
在这样被神圣的迎接中,乐曲走向了它的结束。
是的,人们迎接了这神圣的“欢乐”,它也势必会亘古永存!
《巨人传》里如是说:“......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的欢迎;在此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他)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
这是“乐圣”的《第九交响曲》,给人莫大的精神力量的《第九交响曲》!
富特文格勒所指挥的《第九交响曲》,被称为最完美的诠释,但当限于当时的录音技术,有比较明显的背景噪音。
指挥大师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管弦乐团演奏的版本http://music.163.com/m/song?id=1458709&userid=327851616亦是不错的选择,第四乐章被分为乐声与合唱两个乐段。
旺德的指挥,也许在录音技术条件和乐曲的诠释上,是最好的选择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aYwA54X,也是企鹅三星带花的唱片,第四乐章也被分成了两段。
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永无完结)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