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听了老师的讲座,可惜错过了半个多小时,只记录了后半场的内容,主要是研会的新闻稿如何写成。内容如下。
第四大部分:升华。分为三类。
一:根据主体分为:对学生、对老师、对学员、对学校。不用写的太宏观,不用上升到国家。
二:根据身份分为:党员、党员干部、党员建设工作。
三:根据工作内容分为:对学生的思想建设、对社会主义接班人、对师资的培养、对学院的长久发展。
第五大部分:常见问题。
一:称呼。例如:“何炅老师”只出现一次即可,后面用“何老师”、“他”代替即可。
二:用词要恰当。主谓、述宾之间的搭配要注意。哪些词语可用于学生不能用于老师。
三:避免有语病。例如缺少主语,谓语后面丢失宾语。
四:避免主语在前后句中不一致。例如:前半句主语是“学生”,后半句主语是“学生活动”。
五:图片的使用不易过多。
500字到600字的新闻稿,设一张图片即可。
600字到800字的新闻稿,两张图片。
如果是系列标题的新闻稿,每一系列一张图片。
第六大部分:建议。
一:工作要认真,结束后要及时复盘、要检查。改完后的稿子,思考哪里好了?好在哪儿?
二:稿子被退回,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要放平自己的心态。
三:要向往正确的方向,做正确的事。如果一开始方向就错了,内容肯定写不好。
四:不怕犯错误,但要看到进步。是否能进步,体现出了你的态度。
五:写稿子可以先模仿,再创新。例如学院每年举行的活动都差不多,可以翻找去年的稿子,思考如何做的比之前还要好。
六:做事情之前,要先思考如何做,才能更“效率”。
思考!思考!用脑!用脑!
总结小思:虽然我们部门可能不用写新闻稿,但听完老师的讲座后,我及时反思了自己。
我有时候做事只是为了把它做完,没有想着把它做好。
我时常低效率做事,忽略了结束后的反思,同时没有充分发挥大脑的作用。似乎我的脑袋瓜就是个摆设。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