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W的学区房》,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文章本身成为城中话题,热度噌噌上窜,涨粉几十万。
此文一出,大量曾热点的文章就来了,引发更多的思考、分析和讨论,如咪蒙的《买800W的学区房算什么,有本事你陪孩子写作业啊》,又如《买不起800W的学区房不可耻,可耻的是忽悠穷人辞职去环游世界》等等,都有相当的热度。
其实,真正点击去看,《对不起》这篇现象级文章其实就是一个旅游照片合集,除了去过很多地方外,内容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顶多就是公司部门内部会议PPT的写作水平而已。
那为什么这么热呢?标题里的:800W、学区房直接击中国人对于贫富差距、阶层固化、教育问题等等焦虑而敏感的神经,想不热都难啊。所以,要想100000+,标题必须顶呱呱。
蹭热点的咪蒙文章,明摆着就是标题党,其实里面基本就没怎么提原文内容。
倒是另外一篇,通篇在批驳。其实呢,也没啥必要太激动,毕竟穷人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挣钱过日子,由于实在是没钱,所以诗和远方这类话题基本上是忽悠那些中产阶级,而不是穷人的。至于中国中产的焦虑症如何化解,确实是一个世纪难题,也并非揭穿一篇旅游营销文所能解决。
撇开这些鸡毛和争论,《对不起》一文,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咱们去好好的思考和认知的。毕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就是教育的题中之意。
首先,咱们还是回到教育的目的,也就是你的娃为啥要接受教育呢?你期望他或者她接受这样,或者那样的教育,到底是为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呢?这个目标是在是很重要,你的目标将决定你选择的手段,方法,态度等。
大致来说,对于教育这件事情,可以分为,竞争派和完善派。
竞争派的观点和做法是:
孩子必须能够在残酷的社会竞争环境里生存下来。
对于竞争派来说,应试教育是正确的。学区房、学而思都是必需品。中国就是一个应试教育的环境,你不能在考试中胜出,还有啥机会可言呢?
完善派的观点和做法则相反:
培养孩子是要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能力,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基础。
对于完善派而言,素质教育才是关键。性格养成、开阔眼界才是必需品。世界很大,机会很多,除了考试成绩,还有诗和远方啊。
针锋相对。
纯粹的竞争派和纯粹的完善派,是不常见的。绝大部分家长是处在两个端点连线中的某个坐标上。而据我的不完全统计观察,大部分是偏向竞争派的。
然而,看上去针锋相对的两派,其实还是有很多共通点的。
除去现在还有一些家长,要求孩子为家长的面子而读书,或者为了别人的伟大理想而读书外,我相信无论是竞争派还是完善派,其本质是希望孩子将来能过得好。
因此,从最终的目标来看,无论选择了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他们都希望孩子能获得更加高的社会地位,获得更加开心快乐的生活,希望孩子能超越他们,不再苟且,过上更好的生活。
既然如此,为什么相同的出发点,会得出如此截然相反的观点和做法呢?
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出在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差异,这种差异如此巨大,因而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看法。同一个世界,在不同人的眼中,是完全不同的。有时候,我们也把这种对社会环境的认知,称为世界观。
截然相反的世界观
竞争派的世界观
社会环境的特点是什么呢?匮乏!资源匮乏、机会匮乏。所以,从起跑线到每一步都要领先,要赢得那些短缺和匮乏的优质资源和机会,最终在社会竞争中取胜。
完善派的世界观
物资是丰富的,机会是巨大的,发展是必然的。未来不缺乏生活资源,不缺乏发展机会,但是缺乏与之匹配的,丰富的人格和创造性的思维。因此,重要的不是去适应今天的考试,而是要去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取胜。
那么到底哪一派更加接近世界的真相呢?
对这个世界的观察
虽然无法肯定,但是,很可能两方所看到的,都是世界的真相。你会说,这怎么肯能呢?完全可能啊。世界本就是复杂和多样的,从不同角度来看,当然会有不同的结论。
当今的社会环境,有几个大的特征和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 核威慑导致了一个较长时期(甚至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和平年代)的和平的总体环境;
- 和平的环境,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特别是科技推动型的生产力大发展;
-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物资的极大丰富和人们工作、生活模式的巨大变化;
- 科技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写社会的面貌;
不匮乏,构成了完善派的基本逻辑。
可是,即便这样的环境,未来的社会机会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更高的社会阶层和地位,依然是属于少数人的。这种看法其实也没错,这应该就是竞争派认知的逻辑和基础。
竞争派会告诉你,别瞎逼逼了,社会资源极大丰富又怎么样?班里的小干部也是几十人选一个,也不能人人都当。要想出头,不争,行吗?
确实,物资丰富,可能代表着机会更加稀缺,竞争更加激烈呢!
然而,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残酷程度和残酷的方向很可能是不同的。
由于物资极大丰富,所以吃饱穿暖这件事情,在未来应该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所以,如果还在为将来基本生活焦虑的话,的确是大可不必。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更多机会,获取成功的途径确实是增加了。要活得开心和有价值,这件事情已经跟出人头地之间没有了必然的联系。更重要的很可能是你对于未来的道路选择,以及你学习和践行的能力。
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了社会分层。阶层依然存在。希望在社会阶层的竞争中赢得胜利,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的支配权,当然是要竞争的。即便你选择了自己擅长的细分领域,在这个领域里,虽然不一定是你死我活,但是依然会存在竞争,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社会阶层的竞争可能依然是异常激烈和残酷的。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学校教育本身在其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有限。
为什么说学校的教育本身所起到的作用有限呢?
学校教育的局限
一个老生常谈是:除了进行专业研究的人外,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其专业与其从事的工作不对口。而即便所谓对口,大部分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校并没有教授,而学校教授的知识,大部分在工作中用不上。
这就是每个家长都知道,但是却又不太想面对的现实。
你买800W的学区房,你上8W的学而思,并不见得能让你上好的大学和好的专业。退一万步,就算上了,对于你将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实际上是没太大帮助的。
有人会说,其实我也知道这些,但是连大学的不上,能有什么竞争力呢?而且,好大学出来的学生,总归更好找工作,机会更多啊,同学圈子也更有价值吧!所以,花大力气挤进去,对社会阶层的升级当然是有巨大作用的好吗?!
这些都对,但是,所有的这些都是进入社会头几年的敲门砖,能够帮你找到第一份工作,有一个较好的起点。当你进入社会以后,这些都变得不再重要了。你是什么大学,什么专业出来,是你优秀工作能力和成绩的一个注脚和理由,却不是你在社会竞争中取胜的因素。
如果你很优秀,你身边的人会说:对啊,211毕业嘛,高材生,棒棒的!
如果你搞砸了,你听到的会是:高材生怎么水平这么差啊!
可是别期望你搞砸了,人家会因为你是好学校毕业的就会原谅你,给你无数次试错的机会。不会的!由于你给别人的期望值太高,更大的可能性是别人对你的容忍度反而会下降!
请不要误会,并不是说起点高不好,或者起点不重要。
非常重要!
但是,获得这种起点并非只有学校的牌子这一条道路。事实上,有一些觉悟早的童鞋,在大学期间,甚至更早,就开始混专业圈子啦!由于互联网的发达,很多人早早就混迹在各种专业圈子、论坛、平台里,积累了自己的专业人脉和名气,靠着作品和能力打出一片天地了。你去问问BAT里面个技术大牛,哪个不是还没毕业就早早就在极客圈子、攻城狮圈子里小有名气了?
这可不是靠学而思和学位房就能搞到的。
讲真,如果社会发展了这么多年,还要头悬梁锥刺骨,孩子往死里逼,让家长辅导功课就心梗,千军万马只有独木桥,并且是有且只有这么一条路数,那才是让人感到真的窒息和绝望吧。
那是不是不上学,或者完全脱离现在的教育体系和应试教育,天天出国旅行才是最好的教育?先不说效果,光是辞职旅游这件事情,就不具备任何普适性。
也要看到,学校教育并不等同于应试教育,也有相当多的关于能力和素质的部分,完全排斥,恐怕也是不明智的。
而且,集体生活对于孩子的成长,社交能力的培养,性格养成等等,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并非家庭教育所能完全覆盖的。
至于带娃旅游作为一种培养的价值,我认为真正的教育价值确实不大。开阔眼界,增进见识,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来支撑的。仅仅带娃出门旅游,就当成自己认真教娃,那是拿自己和娃的时间和前途在开玩笑,确实不值得提倡。
800w不行,辞职旅行不行,什么才行?
回到目的来考虑,其实,无论对世界抱持何种观点,你都是希望孩子具有较好的社会竞争能力吧,那么,孩子的社会竞争力从何而来呢?
社会竞争力的来源分析
从目前的观察来看,能够造就孩子竞争力的,最大的因素很可能是两个:
1. 父母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
2. 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起点和最初的平台,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初速度。这种起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不管你是什么派,对世界抱有什么样的认知,首先请你先努力提升自己,完善自我。一方面身教胜于言传,另一方面,努力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源,显然对娃的将来更有帮助。所以啊,与其逼孩子,不如先逼自己啦。
其次,无论你对应试教育的看法如何,都要分辨清楚,应试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区别。不可偏废。最好的应试教育,就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对于有了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孩子来说,做个十份八份全真考卷,那就是个消遣,不费劲的。如果感觉是真费劲,那肯定还是知识点没掌握好,必须回头补好知识点,而不是继续做题。
岔开多说几句,我一直觉得学而思这一类教育培训机构,是极其聪明的商业模式设计。
利用变态的课程,表面上在培养学生能力,而实际上则是一个筛选优质的学生的筛子。要知道,搞死多少学生不重要,重要的是搞不死的那些。这么夸张的折磨都搞不成死,那就是小强啊,学习能力,耐受度都是超一流,成绩肯定好的。这些放到哪里都学得好的学生,成了招牌。这就构成了一种因果关系:上培训机构,变牛逼学生!
虽然,到最后也没人真正知道,这些学生的好成绩是不是由培训得来。
这就好比没有做双盲实验的药品,到最后,你都不会知道这个药品到底是安慰剂,还是真有效。
整个培训过程简直就像拿几十万人搞人体实验,让他们得各种病,总归会有免疫系统超牛逼的活下来。然后你拿这些做样板,告诉其他人,你看,只要你努力的得病,就能这么牛的。
800W的学位房,也不能代替你认真教娃
别指望800W能解决什么问题!一套学位房算个毛线。真正重要的是孩子接受的教育和他们的成长。
别指望培训机构能解决什么问题,连学校教育都不能解决的问题,你还希望学校教育的强化版来解决吗?
别老是觉得辞个职,带个娃去旅游就怎么了。先想想,你为孩子树立了什么样的榜样?是任性,贪玩,还是别的什么?况且,如果没有适当和充分的准备、安排,旅游对于孩子成长的效果,肯定不如你晒游记吸粉的效果明显!
教育的内容来自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所以,学校的教育总是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而家长们却需要对未来进行预测,并以此作为教育方向的依据。
这个过程涉及到对未来的看法,当然是分歧巨大的。但是,无论对于世界抱持什么样的观点,孩子的成长都是第一位的。作为家长,你有义务,并且必须去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理解他们的感受。至少在强迫他们去做你安排的事情的时候,要知道和理解他们的感受,并将这个作为重要的指标来指导你的下一步的决策。
我们都是人,不是神,别指望做出肯定正确的选择。要知道,当年你的父母帮你做的选择,大部分都不对吧。而你自己的各种选择和觉得,大部分也都不对吧。你还别跟我争,自己回去看看你的股票账户里的余额想想那些曾经的各种你觉得确定无误的选择和决定,再说吧。
你说你哪来的蜜汁自信,连股票这种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没预测准,就那么有信心操纵你家娃的未来?
你当然会有自己的判断和倾向,也可以拿来指导你的看法。但是,你必须知道,有了看法不等于看法正确,更不等于真理。
还是别去管什么800W,学区房,辞职旅游了!
认真教娃,就意味着并没有什么简单而确定的因果关系,让你能在这件事情上确定成功。你需要做的,也许是把自己的娃当成世界上最独特的存在,选择,实践,观察,倾听,修正,然后再重复这个过程,直到他成长起来,走向社会。
我有一个缓解自己焦虑的法子,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也贴出来吧。
这个比较极端的看法是,未来AI将彻底取代人类。人类就如同《三体》中描写的三体星人眼中的人类一样,不过是虫子,是一种低端物种。社会地位什么的,都不重要了,因为外部环境的主导力量已然不再是我们人类。一只努力的虫子和一只不努力的虫子,在AI眼中,可能差别真的没有我们期望中这么大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