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外义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读书笔记
朱子认为事事物物都有自身的定理,这就比较像是现代科学观,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征、规律,不论是生老病死还是人论义礼,都有其自身的道理在。朱子错了吗?其实阳明先生这里并没有说朱子是错的。而说这只是外义也。这里的这个“外”字不能作为错误来理解。阳明先生所说的这个外义,是指我自身之外。
这里其实缺少上下文,在朱子说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其实指的是《大学》中:格物知致。这个格物也就是王阳明少年时代天天去格竹子的那个格物。就是要从竹子里去找道理,当然他失败了。这也是为王阳明去怀疑宋朱理学的根源。王阳明是用实践去检验过真理的。而对于一个希望自己成为圣人的少年来说,任何事都不会让他放弃去探索成为圣人的可能路径。
当然我认为少年王阳明对于格物知致这四个字是理解错了。朱子说的“事事物物都有其定理”,我认为确实是格物的合理解释。如上面所说,这种解释符合现代科学观。所在格物就是理解事物的本质,这点来说朱子说得是没错的。在这点上阳明先生也并没有否定就是了。但是我认为这里的区别是,并不是说要把所有的事和物都先格透了才能正心诚意。我比例倾向于这样理解:所谓的格物知致,是指致少在某个方面做到对事物本质有完整的理解。这也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关键。放到现在来说:一个社会人必须要在某一个行业某一个专业做到精专。而想要做到精专就必须要理解这个专业的本质。唯有如此才能在人生境界上达到另一种高度。
我觉得在这点上日本人那种工匠精神就有那么一种意思。把某一件事做到极致,去理解其背后的本质。然后自然会正心诚意,必然就会修身。至于治国平天下我觉得这些境界不是人人都能达到。所以《大学》中也说了:天子以致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阳明先生其实并没有从正面去回答徐爱的问题,而是从另一个侧面来解释。他把至善提出来了,什么是至善,就是我们做人要达到的那种境界。《大学》里叫“止于至善”。先生说:至善是心之本体。也就是说这至善是在于内心的修为。修为的主要路径是什么呢?“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例是”。明明德就是把自己的德性修到最好就好了。“然亦未尝离却事物”,也就是说你修行还是要体现的事和物上。也就是说如果你把事和物都做得很好也不见得能对自己的德行操守有什么精进。但是德行与操守却会让你对事对物都有着正确的态度。
这让我想起《胡适说禅》对于中国禅宗派别的归纳理解。胡适认为,神秀做的那首偈子并非不好,只不过是一种渐悟修行,而慧能的那首偈子讲的是顿悟的修行。
神秀作的偈子是:
身是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慧能看到后改了一下请人写了下来(慧能算是个文盲):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其实前者讲的是日进一步,而后者讲的是明心见性。我还是比较认同胡适先生的分析,顿悟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而渐悟则是大多数人可以做到的。当然顿悟之后不是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了,依然还是要不断修行。只是顿悟是带着理解一事物的本质之后的一种修行。而渐悟则是在修行中不断去理解事物的本质。
如此来看我们就知道了,阳明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克己复礼不断学习为的就是明明德,就是止于至善。那么我不必要去从事物里找我心里的明德。当我能明明德了,对于事物的本质,理解起来自然就容易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