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理所当然的都认为,一个人的硬拉水平应该是要高于他的深蹲水平的,因为我们在生活中认识的大多数力量举运动员或者爱好者,甚至是云玩家,都是硬拉成绩高于深蹲成绩的。所以,我们便理所当然的认为硬拉要比深蹲更强。
但是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个疑惑,为什么我的深蹲要比硬拉弱那么多?
有人可能会说,因为在做深蹲时,伸膝幅度和曲髋角度要比硬拉大很多,行程也要长一些,所以深蹲做起来会更困难。
但是,事实远不止如此。
记得我之前在比较相扑拉和传统拉的时候说过的,你硬拉失败不是因为你硬拉全程都很弱,而是因为你在最薄弱的那个点不够强。
同样,在深蹲中你并不是在蹲下的时候就失败了,而是在你通过粘滞点的时候不够强壮才会失败。
那么如何,才能让深蹲成绩赶上硬拉成绩呢?
像硬拉一样去做深蹲
深蹲过程中的粘滞点一般发生在髋关节高于膝关节一点的位置,也就是大多数人硬拉的起始位置。
所以,假如说你硬拉能够拉起200kg,那么在你的深蹲也就能蹲200kg。
即便你的股四头肌非常的弱,如果你想从最底部蹲起,你需要让你的小腿完全垂直于地面(就像硬拉一样),你只需要在通过粘滞点时将身体的角度,调整到硬拉起始位置。如果你能转换到这个位置,那么意味着你的臀部可以在这里产生硬拉时相同的力矩,从而蹲起和硬拉一样的重量。
没错,深蹲时和硬拉时站距不同,但是站距对于力量表现的影响实际上非常的小(如果你看过上一篇关于相扑硬拉和传统硬拉的文章的话)。
同样,深蹲不像硬拉会由于杠铃在小腿前,限制你伸膝的幅度。如果你的背比较弱,你可以在保持一个教大的背部角度,在通过粘滞点时可以通过臀部向后移动,以此达到硬拉起始点,对比肩膀,髋关节,膝盖通过粘滞点时的位置,你就能发现这一点。
大多数的举重运动员也会做出这样的反应
同样,由于深蹲时的牵张反射,你在通过深蹲粘滞点时,是带有一些向上的动量的。所以,当你深蹲时到达硬拉的身体角度的时候,你并不是在做一个从地面拉起静止杠铃的硬拉,更像是一个触底反弹硬拉。
当你使用这样的方式通过粘滞点之后,除非你失去平衡。不然正常情况下,你将像完成硬拉一样完成深蹲。
如果忽略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也可以说,以这种动作模式完成深蹲,更像是一个有着硬拉内核的深蹲。
但是,使用这种方式的深蹲,需要满足这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因素一:躯干支撑力
虽然我没有足够的数据来验证这个观点,但相对于深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擅长在硬拉时保持核心的支撑力。即便是已经训练多年,除非你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习深蹲,那么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一份从2015年IPF无装备力量举比赛中,120kg以及以上的运动员,他们的深蹲成绩与硬拉成绩相差非常少,可能是由于他们的躯干更加厚,可以让他们更有效地在深蹲时保持躯干的支撑力。但是与之也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由于躯干过厚,使得硬拉成绩更低。
如何解决呢?
平板支撑
你可以在深蹲和硬拉前通过平板支撑和侧平板支撑来激活神经系统,在深蹲和硬拉之前,给核心的肌肉预热,让他们为接下来的大重量做好准备。也就可以让你在深蹲时,即便将臀部后移核心也不会使核心垮掉。
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尤其对于我个人,所以我强烈推荐。
有效的做好支撑
想做到这一点需要从头到脚的努力,让躯干做好支撑很重要,但是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点:
1、脚部:足跟,大拇指,小拇指,三点平均的分摊压力,让重心在足中,这可以让你在深蹲初期,就控制好身体的重心。
2、臀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时刻谨记膝盖向外打开是一个非常好的提示;想象将小腿插进地里的感觉对窄站距的人很有效;我习惯让自己在深蹲时想象用两脚撕裂地面的感觉,而这种方式似乎更适合与宽站距的人,
3、腹部:做好腹式呼吸,这点也就不再多说了。
因素二:保持上背张力
你的躯干越倾斜,对你的竖脊肌的要求就越高,换句话说,相对于锁定的时候,在深蹲和硬拉的底部更难保持竖脊肌的拉长。
硬拉时,如果你的竖脊肌不够强壮,有轻微的拉长出现了上背弯曲的情况,(弯上背不是弯下背)那么只需要在锁定时将竖脊肌收缩回原长就可以了。
但是你在深蹲时,是没办法使用这种弯上背代偿策略的。有些人可以做到,但是这并不安全,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所以,如果你在深蹲时由于背部弯曲无法蹲起更大的重量,不妨尝试使用前蹲来修复这个问题。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请点赞转发
对了
别忘了关注
微公众号:力量笔记
blibli:林锋的力量笔记
微博:Daemon-762
林锋在此感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