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古代皇帝调兵遣将所用的兵符。
一旦战端开启,需要调兵之时,信使手持皇帝半符和调令,八百里快马奔赴前线,与将军手中的另半符相配。两者严丝合缝,方能调兵。“符合”一词,来源于此。
尽管一个小小的虎符可以调动千军万马,但却很少发生伪造虎符的情况。
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调兵时不仅仅需要虎符
调兵时,除了虎符之外,还需要皇帝的诏书,给将军的密信等,上面还会加盖玉玺印章,防伪难度大。
在核验虎符时,还要有信使、皇帝委派的监军、高级将领等人在旁监督。
所以,想用虎符调兵,可不是简简单单做出个虎符出来,而是需要搞定这所有一切。
有这能力,估计就直接反了吧。
二是没有伪造的基础。
虎符有多重要,我们能想到,皇帝也能想到,所以保密级别极高。见到的人少之又少。
即使是见过虎符的,也只见过半符,几乎没人见过全符。
虎符是专符专用的,样式、所载文字、内部榫卯结构、材质都不同。而且左右两个半符也不是对称的。
所以,即使手里拿着半符,也很难伪造出来另半符。
三是很难掌握虎符制作的技术。
随着青铜时代的到来,虎符的伪造难度直线增加。虎符需要的青铜技艺,可不是街边随便找个铁匠铺就能搞定的,而是朝廷专有的技术。
青铜材质的虎符制作时需要模具,但虎符的技艺是翻砂法或失蜡法,模具用过一次就损坏了,很难复原一模一样的。
四是即使有技术,也不可能作出来。
虎符本身自带各种防伪标志,比如内面复杂的榫卯结构,外面的字符和纹理。以“杜虎符”为例,手掌大小,上刻错金铭文九行四十字,还配有各种凹凸点。
最难的是纹理,当时冶炼的青铜中含有的杂质,会出现不同的纹理,完全是随机的。而且独一无二,就像指纹一样。
先后烧制的两个半符,纹理肯定是合不上的。
五是被发现后果严重。
伪造虎符,听这罪名,最轻的判罚也是砍头。严重的还有可能凌迟、分尸,甚至祸及家人。
正常人可不敢冒这险。
敢冒险的,早就大权在握,手里有武装,直接反了。或者把皇帝拿捏得死死的,想调谁就调谁。
连调兵都需要伪造虎符的段位,十有八九成功不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