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后来看到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引征陆桴亭的话,谈到生活和小物件之间的关系:“凡有体验有得处,皆是悟。只是古人不唤作悟,唤作格物知至。”我更加坚定了把小物件写下去的兴趣。】
文中的“格物知至”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也就是说,把事物的原理一一推究明白,才会拥有渊博的知识,彻底了解事物。然后意念才会诚实。意念诚实,内心才会端正而无邪念。内心端正,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身的品德提高了,家庭才会整顿好。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推而广之,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现在很多人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在“格物致知”上是缺失的。事理或知识,通常是被动的灌输进来的,因为缺少了“悟”的过程,对事物常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正因为此,很多时候看问题习惯性浮于表面。为人处事喜欢求快,急于看到结果和利益,而一味逐利,造出的空中楼阁就是不稳定和缺乏持续性的,往往收到的结果也是短期利益。
我这一代人,和我一起长大的很多朋友,包括我,是在象牙塔里成长起来的,应该做什么、学什么、去哪里几乎都是被要求的,因为是掌上明珠,又因为有被希望出类拔萃将来过上“好”的生活(事实上,“好”的标准是怎样的,做为长辈可能都不是太确定,或许吃过物质匮乏的太多的苦,就觉得物质生活水平高就是“好”吧)。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安全的长大,可直到现在回过头才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内外是没有匹配的,“自我”这个东西,被埋得很深。也就是说,“开悟”晚,很久以来不懂得自己想要什么,不敢追求,因为一直太顺利,走着安全的路,对抗挫折的能力也差,习惯轻言放弃。
话虽如此,我要感激父母格外超前的意识,在我很小就放我四海旅行,这在那个年代是非常难得的事,基于此,路是老路,我却有了潜意识中不一样的看问题的角度吧。还有,人生关键抉择时对我的支持,促成我逐渐有了现在我喜欢的模样。
说到父母,他们那辈人,在我看来都是“格物致知”的专家,即便没有什么学历也是拥有丰富的生活劳动经验,我直到现在也要时常向他们请教。我们生活在各种资讯压倒性的多的年代,但面对生活中的许多难题也总是手足无措怨声载道,而每每这时,就会对能耐着性子任劳任怨解决一切麻烦的神一样的父亲母亲肃然起敬。在我心目中,他们是“山”,也是温暖的“港湾”。
还记得妈妈自豪地跟我说起过,爸爸曾是一个怎样出色的“木工师傅”,一个人完成了几乎所有的结婚家具。这让我读「木盆盛满漂流声」这个小章节的时候产生无限感慨。
(引用)【木盆,就是漂流的使者,好像只有坐着它,才能顺流而下,抵达开满鲜花的溪谷。假如你真的想流浪,不必选择什么飞机和自驾车,放下那些扮酷的玩意吧,木盆就是个最好的东西,里面有很深的禅意。唐僧不就是躺在一只木盆里漂流到庙里面,而后成了和尚的吗?玄奘西游,应该是从那只木盆开始的。木盆,其实是很多人的宿命,他们在木盆里洗了人生的第一个澡,木盆让人生的最初啼哭变得安静,诺亚方舟也无非是一只大木盆,它里面能装很多人,只是因为它实在太大了,别人才会认为那是一只船。】
父母那一代,虽是没有太丰沛的物质生活,但徜徉在无数生活细节的喜乐之间——一起做饭,一起打扫卫生,一起搬东西……一个眼神,抹一把汗,帮一把手,都是交流,都是温情,都是满足,都是爱。
汪涵真不愧说是博古通今,虽是小镇里的寻常物件儿,也都被他赋予了诗般的美好,就像那些个暖阳洒进房间的温暖记忆中,曾与我们细密纠缠过的慢时光,细细想来,这时光中,这些物件儿不也都是组成了我们童年时光的亲密伙伴?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在无谓的追逐中,忘记了而已。
所以说,汪涵才在序言写下:“木匠、墨工、折扇、油布伞、河流这些,都会比一个人更为长久的活着,它们比其他复杂的东西,更值得记录。”
不知不觉中,我丢失了许多。如今一读却忽然觉得珍惜,只得一一拾起,而从此后,但凡要做之事,无谓大小,皆会用心,带着觉知,投以善和爱,这是万法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