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学习要从汉字的构字规律出发,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把汉字的造字规律融于识字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文字中初步感受文化,加强对汉字的理解,为学生构建一个井然有序的识字体系。例如:
很多学生分不清楚“即”和“既”两个字,课堂上我们可以把“即”和“既”的最初字形展示给学生,并对其进行讲解:左边是用来盛食物的器皿,右边是一个跪坐着的人。“即”右半部分是面向食物准备吃食物的人,“既”右半部分是一个已经吃饱,准备离开食物的人。
即:将要、即将,后引申为“马上、立刻”。
既:完尽、结束,后表示“已经”意。
“即”组成的词大多含有“还没有开始进行”的意思,“既”组成的词大都含有“已经发生过、进行完”的意思。
又如:通过画图直观演示“本”和“末”最初的意思。画图解说“冒”字上半部分是帽子的象形,上面的两短横左右两端不能封死,否则帽子就带不上去了。“月字旁”、“王字旁”和“四点底”的字的造字规律……
汉字是有文化底蕴的,有的汉字本身就是一个故事、一幅画。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结合汉字形成过程进行识字是字理识字。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能知其所以然,不仅学会了汉字的音形义,还能让他们了解汉字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