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买了葡萄回家清洗,儿子说他是我的好帮手,一定要一起帮忙。持鼓励态度,抱他上厨房台面,坐着一起洗葡萄。开始还象模象样,慢慢地动作越来越大,一会把水泼出了水槽,一会又把葡萄捏得稀烂,这两天感冒流鼻涕,一会又把鼻涕擦到我洗好的葡萄上面,提醒几次未果。就在他第三次把我盆里的水倒翻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头脑盖子一下子就被一股怒气冲开了,我甚至感觉自己听到了那一声清脆的“啪!”于是一声爆喝“赵小多!”然后直接把他从台面上拎到了地上,剥夺了他继续洗葡萄的机会,任他如何哭闹都不予理睬。
其实,我的觉察是即时的,几乎就是在爆发的瞬间我就清晰地觉察到了,但是情绪的平复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言不发地洗完葡萄,收拾好台面、地面,既不说教也不惩罚,采取了冷落的方式。我一边回想刚才的情景,一边平复自己的情绪,一边无声地告诉他我很生气!期间我注意到小家伙坐在地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哼唧几声,大部分时间里是在察言观色,他也很清楚我生气了,他在等待警报解除的信号。
等我全部收拾好,情绪也差不多平静了,也意识到冷落的时间不能太长,就蹲下来无声地做出拥抱的姿势,他憋憋嘴,偷瞄我两眼,要来不来的样子,可能是还不确定我已经不生气了。于是,给点提醒:“你要不要过来给妈妈一个拥抱?”迟疑了一下终于站起来走过来抱住我的脖子,我也回抱他,并问他“你是要吃葡萄还是要去讲故事了?”“讲故事。”
………
事后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反省。如果当时在他刚开始“捣乱”的时候,我就能用“我句式”表达我的不耐烦和生气的情绪,也许怒气就不会积累到足以冲开我的头脑盖子;如果在他刚开始捣乱的时候,我就能用“你要怎样”给出正向引导,而不是用“不要怎样”这种反向引导,也许结局就会不一样。而且,我在想我这种冷处理,也可以叫做生闷气的方式是否正确,是否会给他不好的示范。我想至少它应该不算一种积极的方式吧!当然,我为自己没有说教没有惩罚点个赞,就算那会头脑盖子都已经打开了,我也没有动粗。这应该得益于我的即时觉察,它让我瞬间清醒,不至于作出不理智的行为。
所以,这就是学习的好处,虽然学习不会让我成为圣人,我还是会有各种情绪,会有各种符合常理的反应,会犯错。但是我会平静地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不会消耗在负面情绪中;我会时时地觉察自己,让自己尽快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会及时地反省自己,以免一错再错;我会从错误中学习并不断完善,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