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日】奥野宣之(著)张晶晶(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12-12——2018-01-07
一直都很羡慕会写文字的人,通过查找,很多大咖们都一致推荐这本书。看到了副标题就更喜欢这本书了。每次看完书后,也想写书评,可总是再读过之后就不了了之。这本书给我希望,希望能做好笔记。写好读后感。
而且这次读过后还根据书中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方法,做好了笔记。很是欣慰。
1
文章的最开始就表明重申了,读书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一个步骤,而是分为5个阶段:
1:选书
2:购书
3:读书
4:记录
5:活用
这构成一个读书的整体,这样读书才会有意义,而不会在读过之后就忘掉,没有任何的产出。
2
记录生活中的事情都放在一个笔记本中,包括想读的书,在生活或杂志中看到的一些觉得有用的消息等,这样一个“一元笔记本”可以让自己更容易坚持下去记录,还可以方便我们提高选书的“命中率”。
“一元笔记本”,不需分类,只按日期顺序记就好。
在“一元笔记本”中,筛选出想要购买的书籍,添加到“购书清单”中。
3
根据上面列出的“购书清单”指定购书。
这种“购书清单”的好处是,培养带着目的去读书的意识。而这种意味,也会影响读书的速度。
通过日常生活中收集的线索,“枢纽书”,及根据评论者的推荐,书报刊书评,帮着自己找到自己真正想读的书,还直接反映了自己生活中真正的读书需求。
4
怎么样读书才能让读书有所收获呢?
书中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1:可以通过以教带学,为别人讲解书中的知识,才会真正的理解内容。
2:读书时把思想输出当作前提,思想的输入的质量也会跟着提高。
3:很重要的一点是:把读书的目的设为,写读书笔记。
为了更容易做读书笔记,准备工作有以下建议:
1:分阶段做记号。
通读,把认为有用的折一角。
重读,还认为通读时折角部分有用,把上面一角也折起来。
标记,还认为有用,则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2:利用书签。
根据上面,分为三个书签:通读书签,重读书签,标记书签。在每个阶段用哪个书签,方便知道自己进行到哪个阶段。
3:标记区分对象。
普通直线:
用于“重要”,“客观上很重要”,“暂时先画出”的情况。
波浪线:
用于“非常重要”,“主观觉得值得重视”,“想记住这里,以后加以运用”的情况。
圆圈:用来圈出“重要的专用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需要吸引眼球内容。
★ 书中很重要的一个做读书笔记方式——“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格式如下:
180107《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日】奥野宣之
○ 书中原文摘抄部分,摘抄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文章。摘抄可促进,加深对书的记忆和理解。注:摘抄让自己心动的语句。
☆ 用自己语言表达的感情和补充说明,写主观评论。自己当下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读书时获得的感想,正是原创思考的源泉。
5
读书最主要的是要学会活用,要不然读书没有任何的意义。
读书笔记,重要的意义就是,可以激发独创思维。要有意识的积极输出,才能让自己有进步的空间。
重复是非常重要,所以把写完的读书笔记拿来重读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可以在重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可以激发新的灵感,还可以让过去读过的书在生活中有所运用。
读书笔记,可以让我们在吸收消化书的内容的同时,磨炼出更好的原创思考。
书中还推荐,可以在博客中写书评。
作者也推荐了,他自己写文章写书评的方法:
首先,选择一个主题。
其次,选出三本主题相关的三本书,分别写出三本书的要点和感情。
再次,写出三本书中关于主题的思考。将不同主题观点分别总结出来,得出结论。
在书的最后,还给出了让读书更充实的19个技巧。
包括:
1:不依赖网络,多用参考书。
2:多读百科全书。
3:通过订阅来提醒自己。
4:书店里不只有新书和旧书,还会有意外发现。
5:由浅入深吃透难懂图书。
6:把书堆成山,读书不再难。
7:把名著放在枕边。
8:常带三本书同时阅读。
9:在家里的每个角落放满书。
10:去掉外封,让读书变得轻松。
11:杂志要边撕边读。
12:不能小看的有声学问。
13:准备一支你想珍藏的钢笔。
14:名言要贴在显眼处。
15:读后感从摘抄开始。
16:用复印机让读书更方便。
17:用“独创版权页”记录书的履历。
18:书与笔记交叉使用。
19:书架是读书生活的基地。
读了这本书后,我开始了每天都去记录生活的点滴和感悟。
“一元笔记本”,一切以可以坚持下去为先,很好。
学着用书中的“葱鲔火锅式”写读书笔记,虽然有时只是摘抄,可我也在摘抄的同时努力思考和组织语言想完善我的评论部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文章还多次强调了重复阅读的重要性,可以在重读读书笔记中巩固知识和产生新的想法。
同时,我也学着文中作者写文章选一个主题,三本书阅读法。就像作者说的一样,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写出一篇有自己想法的文章,也可以帮助自己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进行判断和取舍。
我认为这些书中的方法简单,可操作,实用性很大。值得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