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6梁惠王章句上6》
【学习笔记】
今天是丙申年乙未月癸卯日,六月十七,2016年7月20日星期三。
【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梁襄王,是梁惠王的儿子。
孟子见过梁襄王,知其不足与有为。
孔子、孟子,都是鉴人大师。
儒家有丰富的鉴人文化,在汉代"识鉴"是绝大的学问,清代的曾国藩非常注重识人用人,专门写有一本《冰鉴》。
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容貌情态,有一个修养的过程。"含着金钥匙出生"并得到最好的教育条件的贵族、富豪人家的孩子,也要经过自身的修养完成,无法依靠家族声望或师友代劳。这样的修养过程需要得到"得道者"的悉心指导引领,这一点,在《曾国藩家书》中,清晰地显示了这样一个过程,大儿子为例,曾纪泽的天分并不突出,等到年轻时才气渐渐开发得很好了,但是不会使用才气,捅出大娄子,甚至险些把老爹拖下水,而等到壮年老成时,已然独挡一面,一肩担当,不辱使命。除了这个例子,我有自身体会。未遇师父之前,也好读书,手不释卷,非常刻苦,但是毫无消息,十分困惑,万分迷茫,读得越多,困惑越大。可见,光靠读书不行,读书修养必要兼修,须明师指点,人师引领,方能上路。幸遇恩师,数番点醒,一路传授,这才有了一点消息。
虽曰上路需要这些因缘,这些也只是起步而已,能不能改变气质,还有一段路要走。
孟子出来以后,告诉人说:"我今天谒见王,远远望去,没有人君的气象;走近些,看不到可畏之威。他还突然开口问我:‘当今天下,诸侯纷争,何时平定?’我对答说:‘必待天下一统,则自然平定,到那时就没有战争了。’"
中国读书人,修身行仁讲究四目,即,视、听、言、动,有一个专门的名词概括叫做威仪。威是正,中正;仪是仪表仪容仪貌。
这位梁襄王毫无威仪修养,言动不端。孔子在车上,"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也就是说,不会一惊一乍,避免惑人视听。两相对照一参,有点意思了。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梁惠王问:‘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又答:‘不喜好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为什么这么说呢?战国时,世道已乱,抢地盘儿争城池,奉行的理念是"哪个拳头大哪个说了算","哪个更无底线哪个得利",苏秦张衡之流,挟以利害,诱以得失,合纵连衡,交相征伐,野心贪婪恐惧懦弱,投机盛行,道义尽失。春秋时期尚有覇道,管仲霸诸侯,一匡天下,等到战国时期连霸道也没了,暴露出的是赤裸祼的强盗逻辑。
孟子指出,这些强力是自掘坟墓,越大死得越快。这条路既使走通了,也是死路一条。战国七雄,最终由最没有底线的秦国灭了六国,秦国呢,二世而亡,十四年就灭国了。
孟子指出,还有一条发展道路是王道,别人杀人我救人,别人奸雄我英雄,别人无耻我知耻,别人嗜血我好生为德!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梁惠王又问孟子:"谁肯跟随他呢?"
孟子说:"天下人!天下的人没有不跟随他的。您研究过禾苗吗?七、八月间,如果遇到干旱,禾苗就枯萎。大地干渇,普盼甘霖,一旦天上乌云密布,大雨如注,禾苗便又猛然茂盛地生长起来了,像这样,谁又能阻挡得住呢?如今的各国君王,一门心思扑在争地争城上头,驱民战斗,忍视其肝脑涂地,略无顾惜,没有一个不好杀人的。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王,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了。真能达到这样的仁德,百姓们归附他、跟随他,其势犹如水向下奔流一样,谁阻挡得了呢?"
投机和捷径,都是歪路。
强力的作用,看起来是征服他者,其实实现的是自己的坟墓。
孟子作为中华儿女的导师,指出人生课题,亦指出其中大旨,宜玩味之。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