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替型父母的冰山
代替型父母等不及孩子成长,直接用经验代替成果。认为孩子是我的(本身就是个问题)
行为:物化、占有、溺爱。
应对姿态:讨好型为好
感受:担心、害怕、容易悲伤也容易开心
信念:我爱你,我就应该照顾你
期待:我有能力给你,尽可能多的爱
这是由于父母的自我价值低,心态固化,太在意结果,就会有很高的期望值。活在代替型父母下的孩子,以后是没有责任感,缺乏领导力,没有配得感,没有价值感,没有上进心的人,会成为拖累别人的包袱。且到了17岁后就什么都不想做了,做什么都觉得没意思。
(2)预防型父母的冰山
不信任的、担心、焦虑、没安全感、拒绝的、失望的。
行为:物化、占有、控制
应对姿态:指责型为多
感受:愤怒、失望、拒绝、害怕失去控制
信念:我爱你 我应该为你好
期待:你得听我的
生命力:低
父母生命力不提升,孩子永远活不出创造力。父母不够独立,无法让孩子独立。预防型的父母会经常提醒孩子,一件事说上好几遍,最后成了唠叨,期望孩子按照自己的规则办事,孩子达不到就对孩子失望,孩子常感到不被信任,没价值,就会产生负面想法,出现顶嘴,甚至自杀等偏差行为。代替型和预防型父母都是自己没有安全感造成的。
但凡是经历风雨的小树,都会成为参天大树!
(3)专业型父母的冰山
接纳的、觉醒的、有力量的
行为:接纳、欣赏、有力量
应对姿态:尝试一致性
感受:欣赏的、有信心的、平和的
信念:我欣赏你的独特性
期待:孩子能够活出他自己
渴望:彼此接纳与肯定
生命力向上
当一个人被滋养时,爱的力量会出来,活出不一样的自己。配得感、上进、是我的我才会去争取。
(4)教练型父母的冰山
行为:支持你而不代替你
应对姿态:尽量一致性
感爱:欣赏的、信任的、愉悦的、配得感
信念:我支持你成为你自己
期待:孩子能够成为他自己
渴望:价值感、选择的自由
生命力:我值得拥有
所有的恐惧都来自无知,一个人知道越多恐惧就会越少,孩子经历越多,恐惧就会越少。
(5)导师型父母的冰山
拥有高的自我价值,先带有感受,再去理解别人。
行为:爱、自然、生命力的见证
应对姿态:一致性
感受:平和的、有爱的、自信的
信念:我相信你
期待:活出真正的人生
渴望:心理营养的灵性发挥
生命力:爱、自然、生命力
导师型父母成为孩子的人生导师,自己要活出太阳的品质,有感染力、影响力,脚踏实地的感觉,常说我感受到什么?给人予亲和力。而不是说:“我知道”,会给人压力。不同的说话方式决定不同的命运,说话直接要幸福一点,简单一点幸福会更多一点,像太阳照耀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