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吃8个馒头,就有1个馒头来自这位小麦育种家培育出来的小麦品种,他就是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被誉为“黄淮第一麦”的小麦品种“矮抗58”的育种人、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茹振钢教授。
茹振刚教授在麦田鉴别麦子特性
水稻和小麦,是世界两大粮食作物,世界上以小麦为主食的人口数量全球共有25亿,占世界总人口数量的35% 。在中国,小麦是人们食用最多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长江以北地区的华北、东北、西北、西南、江淮等地区广泛种植小麦。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6年中国小麦产量12884.5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0.9%。茹振刚教授对小麦新品种的培育研发,让中国人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一、“泥腿子”教授把农民的需求作为自己育种的动力
1958年,茹振钢出生在河南沁阳一个贫苦农家。小时候,他常听奶奶讲自己有一个未曾谋面的哥哥在1942年河南大饥荒期间被饿死了。年仅三岁的哥哥在饿死的时候,手里还紧紧地揣着几粒怎么也嚼不动的玉米。
“为什么好好的一个孩子就被饿死了?如果有粮食吃,那该多好啊!”茹教授说,这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出生于1958年的他,还曾亲身经历过1960年到1962年的三年自然灾害。虽说在当时小孩都是重点保护对象,但还是会遇到吃不饱,饿得不是滋味的情况。从此“粮食特别重要”这个想法,就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根。
亲人饿死、粮食奇缺、种地艰难,这些童年的记忆让茹振钢对小麦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情。他一直有个“麦子梦”,他说:“一定要让我们中国人吃饱饭”。
1981年,茹振钢从河南农校毕业后分配到百泉农专(河南科技学院前身),被育种专家黄光正教授选中,“拉进”育种行业,成为小麦育种界赫赫有名的黄光正教授的助手。“搞科研,总要有股傻子精神,再苦再难也要干到底!”黄教授经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也成为茹振钢的座右铭。从此开始了长达40年的执着坚守。40年间,茹振钢坚持着良种选育这样单调、枯燥且周期长、效率低的工作,把小麦真正当作自己的孩子,亲力亲为,攻坚克难。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茹振钢就从新乡市辉县骑着自行车走30公里先到新乡,中午歇歇脚、喝点水,再一路骑到毛庄,骑车子就需要大半天,白天在田里看一看,晚上给乡亲们上课。这一坚持就是20余年。一年又一年,茹振钢将有用、好用的农业科技知识送到田间地头,足迹遍布全省各地。上世纪90年代,乡村公共汽车少且不准点。为了不耽误行程,茹振钢就时刻准备着,只要有车,说走就走。当时,茹振钢出门有三“宝”不离身:一个装有工具和资料的挎包,一个军用水壶,一袋皮蛋。“皮蛋保存时间长,还顶饥。”
茹振钢一直都是新乡市朗公庙乡毛庄村村民的“老熟人”,因为每年都要到毛庄村指导小麦生产,村民几乎人人都识得这位大学教授。
“茹教授来啦!俺们都在等着您呢!”一到村头麦田,村民戚玉红一眼就认出了茹振刚。一位村民从人缝中麻利地挤到了茹教授面前,抢着问道:“茹教授,白粉病到底是属于啥病啊?从根到叶到穗可厉害呢!您给俺说说咋从播种期就能预防这种病吧!”“要讲的,要讲的!今天就讲这些知识。”茹振刚站在一个较高的田埂上开始了他的精彩“演说”:“麦子就跟人一样,种麦子就像娶个儿媳妇,要顺着她,让她喜欢你。麦子不喜欢,就会跟你怄气,地就种不好。所以啊,种麦子要搞清规律,这样才能高产……”通俗易懂的开场白,让毛庄的村民们乐成一片。
几十年间,因为小麦,周边农村的农民几乎都认识这位泥腿子教授,农民对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渴望,也成为了茹振刚教授的育种动力。
二、不断研发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
2013年12月,他培育的“百农矮抗58”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矮抗58”也被誉为“我国近30年来最具突破性的小麦新品种”。
小麦成产的关键是光照,要提高小麦产量就要提升小麦对阳光的利用。为广泛研究不同地域小麦属性,茹振钢“脑洞”大开,将视野放向全球,提出了把“空间变时间”的大胆设想。
高纬度地区的小麦耐弱光,低纬度地区的小麦耐强光,把高低纬度地区的小麦进行重新“组装”,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茹振钢想到,靠近两极的地区光线弱,靠近赤道的地区光线强,这相当于一天中早晚光线弱,中午光线强,如果把这两地小麦品种的优势结合起来,这样的小麦一天内都能最大程度吸收利用太阳光,产量必然提升。
这种创新思维带来的灵感,让茹振钢南下北上,搜罗种质资源。在福建,由于早已不种植小麦,茹振刚为寻找一颗麦苗在武夷山区跑上跑下,最终在路边找到几株麦苗,他如获至宝,装在矿泉水瓶中,一路像护送国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回河南新乡实验室。
茹振钢在全球采集小麦样本,选择了200个研究样本进行对比。经过3年研究,他发现靠近地球两极的小麦耐弱光,叶片薄、叶片颜色黑,靠近赤道的小麦耐强光,叶片厚、叶片颜色浅。理论猜想被实验室结果证实,茹振光决定将两者结合,培育叶片既厚且颜色深的小麦品种,最大程度地利用阳光,增强小麦的光合作用。
茹振刚教授在实验室带领团队进行小麦攻关
为培育既耐高温又耐寒、既耐干旱又耐涝、既耐瘠薄又耐肥的“最完美”小麦品种,茹振钢种下5万株小麦进行选育观察。大年初一,大雪纷飞,茹振钢换上胶鞋就往试验田里跑,“天冷是观察小麦抗冻的最佳时机”。在经历一次次恶劣天气的考验后,茹振钢对最后留下的100多株小麦进行人工选育。历经10年漫长的岁月,终于选出了最优的一株。
随后几年间,茹振钢带领团队先后研究解决麦穗、麦秆、根系等难题,克服了掉穗、营养供给不足等问题,成功培育出高光效小麦品种“百农4199”。“百农4199”最高亩产达824.9公斤,比茹振钢培育的、被誉为“黄淮海第一麦”的“矮抗58”亩产稳定高出200斤。“如果说‘百农矮抗58’调和了小麦的耐冻和抗旱基因,那么‘百农4199’则是协调了小麦的耐强光和耐弱光的矛盾。”
“要做好馒头,关键要有好麦子。”在小麦实现稳产高产后,茹振钢把重点转向了品质。经过16年潜心培育出的“百农4199”,由于光合作用强、能量大、籽粒转换好,这种产量高,品质好,耐弱光又耐强光,含有35种香气物质,比一般的小麦口感更好,小麦种包含多达35种香气物质,加工出的面粉饱含着小麦最原始的醇香,不少人称赞吃到了“妈妈的味道”。
茹振钢先后培育出一系列小麦品种,特别是“矮抗58”已累计种植超过3亿亩,增产小麦121.1亿公斤,牢牢地把“粮袋子”抓在了中国人自己的手里。30多年来,通过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茹振钢带领他的团队共培育推广20多个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4亿多亩,稳产高产的小麦品种装满了中国粮仓,增产效益达300多亿元,帮助100多万户农民脱贫致富。
三、不断创新,努力向杂交小麦世界话语权迈进
每当天气最冷的时候或最热的时候,在田间总能看见茹教授的身影。茹教授说,“只有这样才能把最抗寒的品种和最耐热的品种选出来,再进行杂交组合,才能培育出适应范围非常广的品种。”通过对麦田的细致察看,茹振钢还找到了5粒不育系小麦种,发明了中国首创的BNS杂交小麦技术。
茹振刚教授在麦田查看小麦生长情况
一次次推陈出新,茹振钢用创新革新农业。茹教授和他的团队还结合材料力学方面的知识设计了业内首创的科研设备“数字化小麦抗倒伏实验风洞”,将飞行器的风洞试验与小麦抗倒性研究相结合,对小麦抗倒伏能力进行数字化、精准化的测定。
2013年12月,他培育的“百农矮抗58”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矮抗58”也被誉为“我国近30年来最具突破性的小麦新品种”。
茹振刚教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茹振钢和他的团队相继研发出百农62、百农64、百农160等小麦新品种。其中,“百农矮抗58”更是被誉为“中国第一麦”,推广面积近2亿亩,经估算,国人吃的每8个馒头中,就有1个来自“百农矮抗58”。抗寒、抗倒、抗病、高产、稳产”……能结合这么多优良性状的小麦品种不多,“矮抗58”却做到了,而且做得这么优秀。
30多年来,通过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茹振钢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共培育推广20多个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4亿多亩,稳产高产的小麦品种装满了中国粮仓,增产效益达300多亿元,帮助100多万户农民脱贫致富。
在茹振刚看来,让很少的土地生产出很多的粮食,是他责无旁贷的事。民以食为天,让亿万农民连年丰收,让国家粮食安全底子更牢,就是天大的功劳。让小麦高产,让农民增收,粮安天下始终是他不懈的追求。
“杂交小麦的推广对中国,乃至世界意义非凡。作为世界两大口粮作物的小麦和水稻,我国已经凭借杂交水稻拿到了世界话语权,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探索研究,争取把小麦的话语权也牢牢地抓在咱们中国人手中。”这位麦田的“守望者”为此已努力了30年。
为了让中国人吃饱饭、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千千万万个像茹教授一样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奋斗着、奉献着。
饮水思源,今天的我们吃饱饭了,不能忘记这些农业科技工作者们。让我们一起说一声:
茹教授加油!
中国小麦加油!
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