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东吴名将吕蒙是个学识渊博而且足智多谋的人,曾经设计打败过蜀汉的关羽,官至偏将军、南郡太守。
吕蒙十五六岁就跟着姐夫邓当出战,因为胆略过人,屡立战功,很快就当上了偏将军,镇守寻阳,但因为军务繁忙,没有时间读书,在学问方面未免有所欠缺。之后他受了吴主孙权的鼓励,便发奋苦读,学问一天天广博起来,有些老儒都不及他呢。
鲁肃以为吕蒙勇略非常,但学识不足,本来有点看轻他。后来鲁肃代替周瑜去陆口镇守,途经吕蒙的驻地,交谈之下,发现他竟然和印象中的那个吕蒙完全不同,不但气度豪迈,仪表威武,而且谈起军事来竟然引经据典,头头是道。鲁肃既惊讶又佩服地抚着吕蒙的背说:“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勇敢又有智谋,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吴下阿蒙了。”
吕蒙笑着回答道:“与人分别三天,就应该对人另眼看待呀!”
寓意启示
这则故事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原文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后人浓缩为“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用以形容与某人分别一段时日后,其学艺已经增进许多。
故事中的主人翁吕蒙不因为自己的学识不如人而气馁,反而凭着不甘且能将所学贡献给国家社会,真是一举两得。而他这种力争上游、锲而不舍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由此可见,“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无论做任何事,只要肯下苦功,终能达成目标,使别人对我们刮目相看。
例句应用
几年不见,从前落魄、潦倒的老王,目前在商界已有一席之地,真令人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感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