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8日(阅读打卡第10天)
阅读书目:《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
今日阅读:第一辑,18页— 38页
我的摘录:
让孩子爱上自己的学科,在这个学科领域内获得智慧与创造带来的快乐,这是作为教师的成功,是教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每一个优秀教师都非常关注学生是否喜爱自己的学科,并想方设法让学生爱上自己的学科。
一个人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太重要了。如果能遇到一个可以帮助自己发现自己的才能的老师,则是一种幸运。
我们总是关注学生的成绩是否优异,而对于学生是否在学习中获得脑力劳动的欢乐却极少考虑。这是一种教育上的短视与急功近利的行为。
当发现孩子在某一领域产生兴趣,哪怕是一丝兴趣的萌芽,哪怕是一星微弱的火苗时,教师也要像对待珍宝一样对待这一丝萌芽,这一星火苗,因为这就是孩子发展智慧的希望。
在在课堂的40分钟内,人的智力活动要有张有驰,而非一直绷得紧紧的。教师课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有一定的弹性,有时要放慢速度等一等,有时都要适当加快节奏。
课堂不是军营,学生也不是玩偶。要让孩子的思维得到片刻的喘息,不要拿“有效”、“智慧”这些美好的词汇来掩盖。
我的感悟:
很多时候,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孩子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过去教数学时,大家公认为数学枯燥乏味学生不愿意学数学。如今,教科学,孩子们还是没有喜欢上科学课。
静下来认真思考一番,我认为并不是学科本身出了问题,而是作为教师的我没有让孩子喜欢的资本。
数学枯燥,而科学并不枯燥,学生不照样不喜欢吗?表面上孩子们愿意上科学课,那是因为科学课没有学习负担,孩子们相对来说轻松自由。
如何才能真正让孩子们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个人的魅力、自身的学养都是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一个正常的人没有在任何一门学科上去的成绩,如果他没有一门自己喜爱的学科,那就说明这样的学校是很差的,当然这样的老师也是很差的。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取让孩子们喜欢上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
课堂节奏的把控确实很重要,但是我们并不应该精确到每分每秒。毕竟,这里是学校并不是军营,没有必要要求那么严格。
应该给学生以喘息的机会让学生静下来认真地思考一番,要让孩子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