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会演讲主题是《九型人格与青少年自我认同》。
我讲了自己与九型人格的缘分,讲了自己学习九型人格的过程,讲了自己的号码以及号码形成的原因,讲了我自己孩子的成长。
看似与主题无关,其实讲的都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12岁到18岁,父母的作用有多大。父母的主型和副型,决定了他们对待孩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孩子的性格模式。
青少年(这里指12岁到18岁的孩子),处在身心巨变的关键期。他们在外界评价,尤其是父母、其他抚养人以及老师的评价中长大,到了青春期,开始怀疑自己的真实的自我到底是什么样,内心开始了“我是谁”的深入探索。
他们开始寻求自我独立,外界其他的影响逐渐增加,比如声音愈来愈大的,就是同伴的评价。尤其是当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完全不同于长辈时,他们急需通过自我整合,认清自己。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12~18岁)主要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自我认同是青少年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其间所遇到的危机,是否能得到解决,化为机遇,会影响个体日后的发展与成就。对于自我认同的成败来说, 受到当事人是否察觉危机的存在,有否投入,认真处理及分析,作出抉择,有没有得到旁人,特别是重要他人 (父母、师长、 好友)的支援尤为重要,因为青少年在此时刻最易觉得迷惘,和欠缺方向。
愿所有的与会同仁,一起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成长带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