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良子倒插门到王才家的时候,日子就不好过。
良子家有兄弟三个,良子是老二。
到了良子要结婚的年龄,父母每天愁的唉声叹气。
正好有人上门给良子说亲,对方是王家村的支书王才家的大姑娘。可是对方要求的是要倒插门。
王才有过一个儿子,在这个儿子二十岁的时候在一场火灾中丧生。四十四岁的王才在儿子死后,也让媳妇张菊花再生一个儿子,可惜又生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还没有满月,就夭折了。王才把这个孩子埋到儿子坟旁,大哭了一场,自此决定不再生。
王才还有两个女儿,经过商量后选定大女儿王茹留在家里,三姑娘王佳嫁出去。
良子父母一听给王才做上门女婿,犹豫了没多久就答应了。王才家境好,王茹那姑娘也见过,是个淳厚的好姑娘,就是王才夫妇有些刻薄。
媒人说:“王才夫妇说了,倒插门以后,良子不能再和家里有任何联系,以后就是王家的儿子,只能认王才是爹,张菊花是妈。”
良子父母还是答应了,总比给儿子娶不起老婆强。
“二啊!爸没有本事,你别记恨爸。老三要上学,学费还没有着落。王支书家境不错,你过去了日子会比咱家好。”
“爸,我知道。”
“以后在别人家少不得受白眼!”老父亲抹了一把眼泪。“结婚以后你就和咱们家断了,你就是王支书家的儿子了!”
良子没有说话。
良子孝顺,也知道自家情况。
挑定了良辰吉日,王茹就骑着高头大马吹吹打打把良子娶回了家。
(二)
新婚的晚上,良子看着淳厚的王茹,心里对倒插门这件事的忌讳也消除了,想着只要自己以后对王才夫妇孝顺,他们会认自己这个儿子的。
可是王才和媳妇张菊花可就不那样想了。
新婚当晚,王才夫妻没有等客人走完就钻进自己房子里不出来,抱着儿子的遗像是大哭不止。
第二天的时候,王茹领着良子拜见了父母或者岳父母。
王才夫妇坐在椅子上看着良子,浑身没有一点顺眼的地方。可能是惋惜儿子的早逝也可能恨良子倒插门占了儿子的光景,对良子处处使眼色。
早晨吃饭的时候,王才夫妇坐在饭桌边,王茹让良子先坐,自己去端饭。
王才拿起筷子重重又放桌上,眼睛平视前方,“哼!”,良子就低着头站起来和王茹一起把饭菜端上桌,让王茹先坐,自己才坐。
晚上的时候,王茹抱着良子,一直说对不起。良子看着窗外,夏日夜晚的月亮如往常一样明亮,院中的梨树下斑斑驳驳的影子随着风舞动。
(三)
王才大清早就起来,看着女儿新婚的房子,想到了死去的儿子,良子比起自己的儿子不知道差多少。
王才站在自己屋前的台阶上,大声故意的咳嗽。张菊花站在院子里,指着梨树上叽叽喳喳的鸟,没有好气地说:“叫什么叫?一天不干活光知道叫!”
良子很快出了屋门,良子脸也没有洗拿起扫帚把院子挨个扫的干干净净,把缸里的水挑满。
看着良子在自家院子里走来走去干活,王才感觉刺眼嫉妒,这一院青砖大瓦房是我儿子的,现在要被你这外来人给占了,心里便莫名的火,“过来,你看看扫的什么地?牛到现在都没有喂?”王才大声呵斥良子。
良子还是没有说话,低着头去喂牛。
良子生性本就内向,到了王才家也感觉理亏,所以也就一句反驳的话也不敢说。
(四)
王才家里经营着十亩果园。
自从良子来到这个家里后,不到五十岁的王才夫妇便再也不下地里,所有的活都让良子干。王才夫妇宁可闲得在门口拉家常也不愿去地里拾一根柴,说是不给别人闯家业。
王茹留在家做饭伺候王才夫妇,良子就一个人在地里干。王才夫妇从来不让王茹给良子留饭,他们吃剩多少良子就吃多少,有时良子干活回的迟了,王茹会偷偷给良子塞一个鸡蛋。
农闲的时候,良子想去外面打工多挣钱。
“不行,你走了,家里的水没有人提,院子谁扫?牛谁喂?你以为我把你招进来干嘛?白白占我王家的家产吗?”王才怒气冲冲的说。
张菊花一脸嫌弃地说:“想挣钱给你那穷家?结婚的时候可没有少给你家彩礼。”
良子以后再也没有提过外出打工的事情。农闲的时候王才每天没事就去地里一趟,嫌弃良子这个没有干好那个没有干好,让良子重新干。
冬天的时候,王才的二姑娘结婚了,二姑娘嫁了个好女婿,每次回娘家,二女婿大包小包提不少东西,把王才夫妇乐的。
一家人坐在炕上拉着家常,良子坐在炉子跟前的凳子了。王才一会让良子倒水,一会让良子倒炉灰,一会让良子喂牛。二女婿不好意地说“让哥歇歇,我自己去倒!”张菊花瞥了一眼良子,“哼!没本事,不会挣钱,还不会倒水啊!”。
(五)
王茹怀孕了!
这是家里的大事,王才夫妇就让良子睡到放杂物的房间,一直到王茹生下了女儿——王男。
良子看着女儿,心里五味陈杂,想到了当初结婚时订的规矩,也许再等等自己就能再见父母吧!
有了女儿后,王才对良子并没有多余的笑脸,饭桌上还是从来不剩饭。
王茹是个勤快姑娘,也是一个软弱听话的姑娘,在王才夫妇面前,王茹也是一个多余的字也不能说。这个家当家做主的还是王才夫妇,就是王茹逢集想给良子、女儿添衣物,也得伸手给王才夫妇要钱。
王才夫妇对这个孙女却疼爱有加,自从孩满月后,孩子就随着王才夫妇住了。
两年后,王茹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王才夫妇对这个男孩也是非常疼爱,起名叫王俊男,其中的俊字是王才儿子名字里的一个字。
良子现在成了两个孩子的爸爸,王才夫妇对家里的财政大权还是紧紧抓住不放,良子只能负责干活。平时良子身上买一包的烟的钱都没有。
王俊男越长越像良子,连走路的姿势也一摸一样了。张菊花心里真不是滋味,“你看看良子走路姿势那难看,也不知道他爸妈怎么教的。现在俊男也越来越像人家那头了。唉!毕竟不是咱们的亲孙子。我那苦命的儿啊!”给王才说着就哭了,王才也心烦没有好脸色,对俊男也没有开始那样亲近了,整天不是大声吼就是伸手打。
(六)
十亩果树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再加上王才是村支书,所以王才家一直是村里富裕的家庭。
王才在良子跟前说话越来越无所顾忌。“猪脑子啊!药都配错了”“你会啥?让你说话了?”“一边去,没出息的东西!”……,良子听着这些话,一声不吭,好像真的也是这样的没用了,王才看着良子也就越厌恶。
王家村是个小村子,哪家有个风吹草动,不到一个晌午全村都知道了。何况王才不仅是村支书,还招了个倒插门女婿。王才家的事情也成了村里茶前饭后的零嘴闲话,良子在所有人的嘴里就遭遇各种不同的虐待。
王才这个村支书,多少当的不那样干净,干了许多让村里人说三道四的事情。有时家里缺个啥或者要帮忙什么的,村里人是能推就推了。这个时候,王才就让良子去,要是良子没有办成,回来免不得又挨王才一顿数落。
俊男长到三岁的时候,王茹生下了第三个孩子,也是一个男孩。当这个孩子出生后,王才夫妇抱着这个孩子是泪流满面,在这个孩子的额头有一个和已经死去儿子一模一样的痣,王才夫妇相信这是儿子投胎托生的,就把儿子王俊峰的名字给了第二个孙子。
良子看着这个儿子,心里却没有过多喜悦。
(七)
良子的生活啊!
从他决定倒插门到王才家的时候就注定被挑剔被数落。
良子以后的日子,又有多少幸运在里面呢?据我所知的是良子直到自己儿子结婚,有了自己的孙子。家里的一切还是王才夫妇说了算,财政大权还是在王才夫妇手里拿着。
曾经帅气清秀的良子,曾经满有抱负的良子,也变成了一个整天柴米油盐、满头乱发的农村汉子。
这个曾经富裕的家庭,在王才一直执掌下,用自己的传统思想经营着,在后来经济的改革中,家境状况慢慢没落成了村里贫穷家庭,支书的职位也被后来的年轻一辈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