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课教学建议的使用反馈
目前我上到二单元《蚕的一生》了,按照计划,还剩下五节课,算算时间还是够用的。
我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一单元123融合,456分开上,一节课练习加复习。二单元我讲蚕用了两节课,再花一节课讲其他动物的一生。
说实话,我并没有完全按照复课计划在上课,该做的实验让他们分组做,该讲的细节也花时间讲到了。我不想辜负学生对科学课的期待,而且一单元确实需要他们真实的体验才能对物体的运动有深刻的体会,需要在他们脑中建立起基本的系统观念。所以一单元我花了很多时间去让学生体验和练习。
二单元复课建议是两节课完成,但是我花了三节课。实验室旁边有蚕的标本,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好奇蚕,结果三年级还没养成。我就把这个过程讲的很细致,也播放了结茧和羽化的视频。给学生完整的云体验。如果粗粗上过,我觉得对他们来说是种遗憾,学生给我的反馈也是蚕真有意思。
目前我的想法是虽然时间很紧张,但是我不想降低课堂的质量。就算是融合课,我也尽量达成每小节课的教学目标。
2.参与复课建议制定的经验和得失
本次复课建议我参与的环节有一单元《物体的运动》内容编写以及三年级的内容整合排版。
前面单元编写因为已有模板,所以知道该写哪方面的内容,完成难度不大。主要难在单元测评的题目编写,要根据目标去安排各内容的占比,又要想好的形式呈现,还要考虑题目设计是否合理。
解决方法:扩大题库让选题不再困难,自己做题保证题目语言准确,设计合理。
内容整合花费的时间就多了些,主要是我开始只做了格式调整,没有考虑内容的问题。后来在讨论群里老师们还在不断讨论格式和内容,所以一遍遍修改,稍显麻烦和琐碎。
解决办法:格式先改一次,内容在充分讨论后再与整合人员沟通,一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