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部电影而言,上映时间越久意味着这部电影的收益越高,一部电影正规的上映时间只有一个月,如果影片质量不过硬或口碑一般,就会在影院下线,而一些高质量高口碑的影片,就会获得密钥延期的特权,将上映时间延迟到两个月。当一部影片上映时间满足了期限,并且影院已经不再给排片之后,片方就会拿着“密钥”把版权卖给一些视频网站,这些网站就获得了电影的播放权,可以选择收费或者免费的方式提供给网友观看影片。一部电影的上映时间是由片方确定的,片方有权利决电影的上映时间,但院线才能决定电影能上映多少天。
一般电影发行公司会和电影院线签电影发行合同,电影上映基本是一个月。如果电影在一周或三周内上座率相当的低,电影院和院线可以自做主张下片。
“密钥”是电影可以在网上观看的关键。数字电影放映前,影院把数字拷贝即硬盘链接到服务器上,而密钥,就是允许服务器读取影片信息的密码。每一间影厅的服务器,都需要各自匹配的密钥,才能顺利放映。密钥其实是一个版权保护的方式,避免了片源提前泄露而被盗版的可能性。密钥有使用时间限制,一般有效期约为1个月。
总结一下,一般电影会在一个月后下架,由APP公司支付购买密钥,电影密钥在一个月后才会失效,所以一般院线电影会在上映后一个月才在app内上架。欢喜传媒明显破坏了规矩,传统的电影播放并无明确法律保护,但有没有可能出现这种app和影院同时上架可能?
不太可能。同时上架是必会影响到院线收入,院线肯定会拒绝给这种片子排片,不会有资本家会放弃自己利益。影院的收入73%来自电影票,一般一部电影票影院会拿41%~43%也就是说,一张电影票30元,影院就会拿12.9,而制作方和发行方分剩下的57%。如果跳过影院只在app内上映,app采取不可能只有vlp,因为每有一个人看,app方就要承担57%电影票的费用,失去了影院的分成,制作方光靠卖密钥是可以活下去,但买了密钥的app方不可能向用户收取费用来看电影吧?你会花17.1元在app上看电影么?如果不收费,要多少广告才能回本?一部电影最多开头插入结尾插入广告,当广告超过三次,会影响用户体验,为app制造麻烦,远不如电视剧每集都能植入广告划算。而靠观看数量回本,那么制作方又会吃亏,如果真有千万人看这部电影,放在影院岂不更好?利益不统一,吃了头汤后,后续app首映电影能得到多大声势也不好说。所以这次的囧妈很可能是昙花一现,而欢喜传媒,本次事件后,要面对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业暗幕了。如果各大影院联合坑欢喜,欢喜传媒未来可能一片灰暗,而真正意义上的赢家,只有还没上市的字结跳动。
本次事件后,大家都知道了抖音背后的boss——字节跳动,为其上市造势,赚了口碑,网上说app吸引一个新用户的价格大概在200~300元左右,而本次字节只要招到210万左右的新用户就可从招新上回本,考虑到疫情几亿中国人都在家里,字节这210万的要求可能不高。
字节跳动血赚
搬过来的,原文发表于1月31日,marketing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