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只看到了自己的辛苦,而没有看到别人的辛苦。
你去看看楼下那些寒冬腊月捡废纸壳子的老人,谁不愿意天天躺在家里睡大觉呀?还不是生活所迫,人总得活下去呀!难道他们不辛苦吗?
你去看看那些暴雨时节老人用命紧紧撑住仅存的三轮车,那可能是他们仅有的生计来源,难道他们不辛苦吗?
你去看看你的父母,他们一天天为了养活子女,维持家庭而不得不低三下四地给别人赔笑脸,曾经那么骄傲的少年逐渐变成了白发苍苍的佝偻老人,难道他们不辛苦吗?
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辛苦,我们又总想让别人看到我们的辛苦,但世界上哪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呢?人与人之间经历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各有各的辛苦,各有各的难处。
为什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能够广为传颂,里面的一句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因为杜甫不仅看到了自己的苦难,他还联想到了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如果人人都能住上温暖的小屋,他宁愿自己在这个寒冷的小破屋里冻死。这是多么让人敬佩的情怀呀!
然而,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只活在自己的苦难里自怨自艾,人人都只会放大自己的痛苦,而没有看到众生皆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