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整理客厅的时候,见到儿子的笔袋静静地躺在沙发上。心想:臭小子,真的给忘了,昨晚检查完作业明明提醒过他的!中午接他放学,左等右等,几乎全校的同学家长都走光了也不见他们班被"放"出来。一起等待的一位奶奶说:"这帮家伙肯定是又被老师惩罚了!"话声刚落,就看见小家伙们陆陆续续出现在了学校门囗,又被老师整顿了一小会才排好队形被带到斑马线对面。老师一喊"解散",像一群飞出笼子的小鸟飞奔到各自家长身边。看来今天心情不错。我用调侃的语气对儿子说:"你们班今天真厉害,最后一名放学哦。""谁说是最后一名!看,后面还有,7班最迟!"儿子大笑着反驳道,丝毫没有被影响。黄老师说过,要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上学,首先让孩子在学校有归属感,比如交上几个好朋友、得到老师的肯定等等。看着儿子每天这么开心上学,我还担心什么呢?准备上车的时候,我平静地告诉他:妈妈在家里的沙发上发现了他的笔袋,今天忘记带了吧?儿子傻笑着不说话。允许犯错吧。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忘记带东西了。有时甚至忘了带课本。回来作业也会写,暂时"放过"他。今天忘记带笔袋,刚好碰上语文测验,他说跟同桌借了笔。"幸好我带了尺子,不然就糟糕了。"儿子开心地说。这心里素质⋯⋯还挺会自我安慰的。牢记着幸福双翼的23字口诀:亲情第一,人格第二,知识第三,循序渐进,一个都不能少。开学之前听到的各种声音:这间学校作业特别多,家长压力山大;一年级就开始学英语,跟拼音都混在一起了,太难了等等。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迎接挑战。就连姐姐也"幸灾乐祸"地说:哈哈,弟弟的作业比我多,以后就不怕他玩玩具吵到我了。知识第三、第三⋯⋯我在心里默念着。家长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对比着测验的分数、英语的发音是否标准、数学题是否会看题目要求等等。好像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看着她们焦虑的神情,我只能笑笑。她们没有意识到作为家长也是需要不断学习自我成长的。育儿先育己。家庭是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成为怎样的人吧。学习幸福双翼一年多以来,家里的各种鸡飞狗跳消失了。首先摆正自己的位置:我是家里的"定海神针"。我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影响着家人的工作和学习。回首曾经的自己:迷失自我,整天像个怨妇,动不动就打骂孩子(把对老公的怨气撒在孩子身上)。生了二胎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二宝身上,忽略了对大宝的关爱,夫妻关系紧张,家庭次序错乱,导致婚姻差一点就走到了尽头。幸好及时学习了巜心理年龄》课程。记得当时黄老师说,学习这门课程会让我们更爱自己的老公。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系统学习。人的心理年龄分为四个阶段: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父母期。觉察自己,在夫妻关系中处于儿童期或青春期;身为人母,远远未达到父母期的阶段!通过实践运用成年期的6把金钥匙(界限、全局、次序、接纳、客观、通情达理),人生三事在于一,人生三法在于三,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事,尊重别人的事,顺应老天的事,在面临不惑之年到来之际,终于看清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幸福是一种能力,不是状态,也不是期望得到的。这种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实践修炼形成的!现在的我淡定了许多,家庭更和谐了。在儿子刚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刚好学到《学习的身心基础》。海英老师讲的第一课:用开阔的视野看待学习--玩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打破了传统的育儿观念,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学习。里面的好多理论知识记不住太多,但好玩的游戏一个不落地玩遍了,大大增进了亲密的亲子关系。修行在路上,我仍需努力。正在开课的巜培养孩子自信心》,刚好又实践在儿子身上。0-100接纳法、341肯定法、心灵成长阶梯图这三大法宝用上,效果非常好。前段时间听过这样一句话,大概意思是:任何一种觉得痛苦的育儿方法都是错误的。反之觉得轻松、愉悦,充满正向感觉的方法就是正确的。幸福双翼的方法就是这样的:知道了原理,有了觉察,实践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思总结、用文字记录下来,把知道变成做到,最后形成自己的能力。一套最科学最系统全面最具实践性的家庭教育体系,正植根于我的教育理念。期待两年家学十门课程全部结束之后,收获全新的自己!
341肯定法无处不在。
可以自豪地说:淡定妈养育淡定娃--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肯定,继续加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