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就是为了得到回答,得到答案和真相。如若别人不想回答你,不想告诉你真相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弗兰克·赛斯诺是美国著名主持人、前CNN特派记者、艾美奖获奖记者,以及乔治·华盛顿大学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主任。今天的晨读就是他所著的《提问的力量》。这本书将会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方向。
我们可以根据被提问人与我们关系,场景来选择提问的方式
如果是亲人朋友,与我们的关系很密切,当他们情绪低落,不愿开口说话时我们可以先向他们提出一些宽泛的问题,上前触碰他们,让他们开口说话可以交谈,随后设身处地的对他们提问,听到回答后专心聆听并给出回应。
比如昨天我的室友回来,脸上写着大大的我不高兴,自己呆呆的坐在凳子上。
于是我先问她:xx,晚饭吃了么。她点点头。(xx,代替室友的名字)
随后我又说:让我猜猜你晚上吃的什么,是火锅么。她说不是。
随后我蹭上去使劲闻她身上衣服的味道,说是烤肉么。她说是。
于是我说:哇~吃了烤肉哎,xx是吃的太撑了么,显得有些没力气呢
这时xx开始为我们讲述她不开心的事情。
原来是她和她的妈妈沟通出了问题,我们先以她的角度对她妈妈做出不对的点和她一起批评,看她心情平复下来以客观的角度为她分析了一下问题,她妈妈的出发点也是为她好,并鼓励她和她妈妈好好沟通一下。
即使再亲密的人,提问的的时候也要在乎对方感受,先慢慢打开对方心门再提问。
假如提问的对象是我们的客户、上司、下属、同事,那么先从对方所喜爱的事物上入手提问,给彼此一个了解的过程,待了解比较深入时再向对方提出哪些不带有问号的问题。
比如客户喜欢书法,就问问客户最喜欢谁的书法?各位名人的书法有什么特点?等等问题,在客户进入认知放松状态时,再向他提出你所关心的问题。
同事与同事之间闹矛盾,可以跟同事说:“你平常脾气很好/虽然你平时脾气火爆一些,但头一次看你这么生气呢,看来他的一些行为惹怒你了呢。”
这样说可以让同事觉得你理解他的处境,你们是一个战线的,从而会引出你想知道的问题。
在必须得到真相的情景下,我们可以根据拟定准确的问题来提问,注意每一个细节,根据细节再进行提问;当提问对象和你“打太极”时,不要受他影响改变方向,继续追加原问题,加深提问的深度。虽然这种提问方式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但只这样才可以让提问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就晨读中所提到的迟到问题,可以询问对方知道自己要迟到给谁打的电话,车开到什么地方打的电话,几点从家中出来的,有没有考虑过迟到后果,出了这种后果会有什么损失,怎么去补救这些损失。通过这些提问方式让被提问者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多以他人的角度来做出提问,让人不反感的提问会为我们破解尴尬处境,面对各种场面都游刃有余,还会得到与他人更加深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