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说“乌托邦”,但《必然》这本书中,KK让我们相信,科技带给给我们的未来,终将是一个充满温暖、人性与自由的“进托邦”。
这本书对十二种必然的科技力量做了阐述,“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开始”,每一个都是一种正在发生的趋势,这些趋势将塑造未来三十年。作者在描述时,有物理原理,有数学原理,还有场景导入,既鞭辟入里,又脑洞大开,给读者一场视觉和感觉的盛宴,带着读者及人类最终进入一种新的系统——holos,一种包括了所有人的集体智能、所有机器的集体行为、自然界的智能相结合形成的整体,一个具有新常态的不同的世界。我看完后掩卷复开卷,叹其思路之广,涉猎内容浩繁,同时,我将十二个趋势用自己的感触归为五大类。
第一类:大趋势研判,即最开始的“形成”和最后的“开始”。科技出现的方式是渐变的,但不断升级是一种常态,因为无所不在的互联网,这个过程不易觉察,但绵长持续。在这个过程中“永远是菜鸟”将是所有人的新设定,你意识不到的持续渐变让你最后不得不相信那些不可能的事物已经发生。网络会延伸到各个物理维度,还会延伸进时间,所有人的日常一举一动,其实都在无意中为这个“形成”的趋势做贡献。最终,所有人一起编织了一张超级智能的巨网,holos。
第二类:技术突破的直接成果,有“知化”、“流动”和“屏读”。三大技术突破为大幅提升的并行计算能力、大数据、深度学习的算法技术,现在我们经常说网络效应、去中心化,其实都源于这些基本的技术突破。让事物具有认知能力即为“知化”,这是人工智能的本质;“流动”则进一步释放了创造力,带来了新能量;“屏读”让我们由言语之民、书籍之民转变为屏幕之民,可以自己创造内容、构建真相,致使知识大杂烩、权威完蛋,最终催生出万能图书馆。对于这些趋势,我边看边想:首先,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基本已经是有目共睹。看看我们目前所处的周围,确实很多东西已经被人工智能改变,围棋人机对弈、餐厅的机器人服务员、自动化物流、自动化的生产线等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行其道,效率暴升。预计未来5到10年,文书律师、售货员、检票员、保安等职业可能都将面临失业,而法律顾问、数据分析师、隐私顾问、个性化服务等提供智慧或体验的职业则会走俏。其次,我觉得人与智能是共生关系,而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一项工作被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做了,必有其他更重要的工作等着人类去完成,此消彼长,例如因为新零售的到来,经销商会越来越少,而服务商会越来越多。企业发展也是一样,要抓住机会与人工智能密切配合,善于用技术提高效率,带来更好地发展。例如,大数据分析带来的网络效应,让Airbnb、阿里巴巴、美团等公司快速发展。再次,“流动”带来的变化未必所有人都喜欢。虽然电子介质有很多很多的方便,但我内心还是坚持不希望传统纸质书籍消亡。最后,是“可怕”的屏读。屏幕已经占用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和注意力,根据作者描述的未来生活,除了睡觉的8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屏读,无处不在的屏幕,这样的状况我感觉挺“可怕”的。
第三类:所有权为主向使用权为主转变的进程中,有“使用”和“共享”。减物质化、按需使用的即时性、去中心化、平台协同、云端等深层次的科技将继续强势发展,带来一个点对点的社会,使用权将逐步替代所有权,共享、合作、协作、开放、众筹等发挥出的力量巨大,未来盈利最多的企业将是掌握了共享要素的企业。这样来看,我们所经营的企业要加快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智慧基础设施的融合,建立起一个多方适用的生态系统,形成共享平台,这是一项适应未来发展的事业。
第四类:我觉得以下几个趋势发展不可避免,但更会成为人类的焦虑之源,即“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找不到理想的过滤器来管理注意力、重混对已有的传统财产观念和所有权观念产生了巨大的破坏、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让互动随处随地、人们时刻被追踪,没有秘密可言……在这个进化过程中,将是数据大爆炸,其乐无穷,但无法适应的个体也将会非常焦虑。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学习,掌握技能,学会配合,需要把自己嵌入到技术中去并培养自身能力。
第五类:就未来个体修炼来说,“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在到处都是超级智能、廉价答案的境遇里,“不可能”成为常态,每个人都不要急着说“不可能”,而是要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思考方式偏向于行动而不是沉思。科学增长了我们的无知,而好问题处于已知和未知的边缘,能够提出好问题将成为时代青睐的人。“当出现一个疑惑或一种直觉,我不会在内心漫无目的地反复咀嚼,让自己的无知不断滋养它,我会开始做事,会迅速行动。”当共勉。
以上五大类纯属个人理解的分类,总之,世界是进化的,很多种高度叠加的力量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带我们走向不远的将来;企业也是不断进化的,初创期、成长期、稳定期、衰退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人也是不断进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你想什么和做什么。很多东西,必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