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区”这个词是昨天在一档综艺节目里面提到的,也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平时我们都听惯了“温室里的花朵”这个词,可能大家觉得两者含义所差无几,但我的理解是,“温室”是父母长辈为我们搭建的保护塔,阻隔一切风雨,是他们对我们的保护,而“安全区”则更多是自己的潜意识给自己限定的一个范围,这个范围以外都是“我不行”“我做不了”“太危险了”等等事情,然后我们鲜少超出这个范围。
记得上学期有个学姐和我说她暑假要去山区支教,问我要不要一起,当时的我毫不犹豫就拒绝了,原因只有“太远了,不安全,肯定习惯不了”。后来知道学姐也是独自前往,很是震惊,在我的想法里,这种活动至少要三五个人同行才可,再后来看她在朋友圈了发的和山区的小朋友一起互动的照片,才渐渐明白,生活在“安全区”里,很多时候是我们在拒绝这个世界,而不是世界给与我们太少。
其实我们有很多机会去接触另一个世界,只是呆在“安全区”里久了,对世界的热情也少了很多,更多时候我们都过着看看书,吃吃饭,刷刷剧这样重复的日子,却还美名其曰“佛系”,都是给自己找的漂亮借口罢了。在这样的”范围”里,时间久了,从不愿意突破,渐渐到不敢突破,世界也就跟着越来越狭隘了。
上学期期末,一个机会,让我看见了不一样的自己,不一样的世界,也让我有了向“安全区”挥手告别的想法。
事情发生在学期末的竞选大会上,关于竞选,我常常都选择呆在自己的“安全区”里,告诉自己:别人都那么优秀,我又从来没有上台演讲的经历,万一出错了,岂不是要闹笑话,我肯定不行,这次就算了,等下次吧。就这样“每一个下次”后,渐渐也就不再有竞选的想法了,凑活这样过了三四年。原本今年也准备一如既往,可是突然稍稍有点不甘心,想着是不是我真的在“安全区”里太“安逸”了,后来在团长和部长的鼓励下,我选择了迈出这个跟随我多年的“安全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是在精心准备了竞选PPT和演讲稿准备上场前,却被临时通知由于情况特殊,大家都要脱稿进行演讲,当时的我慌乱了,虽然已经练习过很多次,但毕竟是第一次,看着长长的会议桌,站在一边准备上场的我,有些胆怯了,但是又不能临阵逃脱,只能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上上场。
上场后的感觉,不一样了。
没有想像中的紧张,忘词,手忙脚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震惊与享受,震惊于原来自己也能如此从容不迫,享受于站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的感觉,这是一个我从未见过的世界,以站在演讲台前的视角看台下众人,视角变了,世界变了,此刻的我再也不是那个坐在讲台下为别人鼓掌的人,而是在新的世界里,收获他人的掌声。
很庆幸我迈出了那个“安全区”,看见了外面那个原本就应该属于我的“另一个世界”。
其实每一个人都一样,我们都给自己划定了太多的界限,把自己限定在所谓的“安全区”里,好像在保护自己免于失败,免于被嘲笑等等,实际上是在约束自己。你问我,如果那次演讲我失败了怎么办,也许未站上演讲台前的我会害怕被嘲笑,但是现在的我用新的视角体验过之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令人害怕,哪怕是失败,那又如何,想了很久的我终于明白,其实我们害怕的不是失败,而是缺乏离开“安全区”,开拓新的世界的勇气。
随着以后越长越大,路越走越远,不及时甩掉的“安全区”包袱会时刻压抑着我们,使我们丧失很多难能可贵的机会,阻碍我们发展的道路,到了那时便追悔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