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美术教师的教育教研能力,推进教师队伍梯级发展力量,刘晓惠中原名师工作室小学美术学科省级名师培训班今天将继续带领大家踏上美育之旅,共同徜徉在求知的海洋!
6月11日上午的活动主要有四项议程:
第一项: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研室美术教研员马饮川主任讲座:《坚持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
第二项:学员代表发言;
第三项: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美术教研员王宁老师讲座《美术教学的问题与教学经验的总结》;
第四项:学员代表发言。
马饮川,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任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研室美术教研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 术带头人;部级优课评审专家;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专家;河南省美术学科专家。
课程改革背景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如剃头)(如透视原理、色彩构成等;素描、色彩等)1.0版 1952年,中学教育暂定规定双基通常是指学校教学内容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主张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普通中小学教学内容核心的课程理论,即为“双基论”。这种课程理论植根于中国大地,对我国当代的课程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行中小学课程的优劣无不与“双基论”有密切的关系。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如美发)(如以国画、油画等创作方式进行创作)3.0版 2016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凝炼出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
马主任从独自驾车去新疆、西藏、呼伦贝尔,全程利用导航这一信息手段的经历告诉我们在信息化社会中,我们也能自己学习,要有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须的。”包括:用母语交流;用外语交流;数学能力与科学技术的基本能力;数字化能力;学会学习;人际跨文化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文化意识和表达。
其中既包含核心素养,也包含学科核心素养。
三尺讲坛论古今。一方黑板写春秋。马饮川主任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精准解读,让我们对教育目的、核心素养、学生美育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感悟,帮我们指引了方向,让我们的教学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第三项:王宁老师讲座《美术教学的问题与教学经验的总结》
王宁: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部主任,美术书法教研员,全国特色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一、教师为什么要发展
(一)客观的要求
1.社会发展对培养人的要求越来越高
2.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和意识越来越强
3.社会和家长越来越多评价和干预学校
(二)主观的需要
1.教师是专业人员教育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教育者要正确思考教育的方式。
2.教师从教的过程能体验成功和幸福。
二、做一个什么样的美术教师
1.做有热情的教师(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2.做有美术能力和审美水平的老师(像画时代的基本要求)
3.有教学能力和方法的老师(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消化不了)
三、教师如何发展
(一)进行教育规划
教育规划是教师发展的指南,是教师成长的方向。规划蕴含着思想,蕴含着动力,蕴含着价值,蕴含着自我期待和希望。
四、如何总结自己的教学
1.意识到自己的教学并不完美
2.善于在习以为常的教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3.寻找问题的理论根源
4.总结解决问题的办法
活动第四项:学员代表发言
6月11日下午的研修活动在新华区建设街小学继续进行,首先,刘晓惠中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晓惠校长简单介绍工作室发展概况。
接下来刘晓惠校长示范课展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快乐刮画》。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刘校长采用刮颜色来确定分组,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通过书写板书学生发现老师的刮纸和自己的刮纸的不同之处,巧妙的引出课题《快乐刮画》。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得知:刮画也是用点、线、面的多样性与疏密粗细来表现画面的;不同点在于线描表现的是单色,而刮画更加充满渐变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探索学习美术新技法一-刮画,体会刮画技法的新颖性与多样性。运用自制竹签、牙签、三角板等多种工具进行涂抹、刮画,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呈现出具有色彩渐变、强烈对比、充满特殊肌理效果的刮画,并从中获取一份惊喜与快乐。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课后工作室主持人刘晓惠校长和六位省级名师培育对象沟通交流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
稍后,东湖小学朱旭歌老师介绍学校的校本课程《手工扎染》 。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与活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相信在这么经验丰富的专家的引导下,优秀同僚的交流中,各位老师一定能在困惑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大胆摸索,迈着快乐而幸福的脚步永不停驻地走在美术教学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