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26期“和”专题活动。】
和顺,是一个人名。
他长得壮实敦厚,脸色红润,眉眼和善,一笑还露出两个可爱的虎牙,他,今年33岁。
和顺,还是一个餐馆的名称。全称是“和顺川菜小馆”。
它是和顺攒了五年的钱开起来的一个小餐馆,经营四川小菜,招呼温暖着南来北往的人们的胃和心。
和顺出生在四川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从小就没了爹娘,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
原本爷爷奶奶给他起的是一个贱名“狗蛋”,觉得贱名对于孩子好养活。
狗蛋也真是好养,包谷饭、小米粥,红薯、土豆,他都吃得很香,也长得很壮,生的虎头虎脑的。
他从小到大,没生过什么病,一晃就长到16岁了,也初中毕业了。
爷爷奶奶年纪也大了,实在供不起狗蛋读书。狗蛋也不想让爷爷奶奶操心有压力,就想到外面的镇上去打工,想帮着爷爷奶奶分担一些,他也想挣点钱孝顺他们两老,毕竟,他们都是快70岁的老人了。
但是,狗蛋觉得出去打工他这个名字不好听,就想给自己起个好听上口的名字,他家姓“和”,狗蛋希望自己出去能平平安安和和顺顺的,就取了“和顺”为名。
爷爷奶奶都说好听,叮嘱他,以后出去就靠你自己了,一定要对人和气,不要惹事,能养活自己就好了。
可是狗蛋,哦不,和顺他说:我的出生不好,但是,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命让自己和爷爷奶奶过得更好,我要给爷爷奶奶养老送终。
和顺就这样独自一个人出去闯了。
和顺虽然年纪小,但是长得壮实,好像十八九岁的年轻人,面相又好,又有一身子力气,人也老实勤快,话不多又爱笑,对谁都和和气气的,所以,一般去应聘只要有空缺,基本还是能应聘得上。
和顺去工地上搬过砖,手被磨破过;他去扛过水泥,腰被闪过;他去做过装修工,脚被砸过;他去发过传单,遭受白眼过;他去做过洗头仔,被顾客骂过;他去餐馆做过小厨工,被菜刀切到手过……
总之,和顺出去虽然对谁都和和气气,但是却没有那么顺顺利利。好在,和顺比较能吃苦,也耐得住烦,虽然没有存下多少钱,但是,顾饱自己的肚子,还是可以的。
后来,和顺在一家四川餐馆里安定下来。因为,和顺觉得自己对做菜比较感兴趣,一来觉得人人都要吃饭,做好饭菜,就会有人来吃,只要自己学做好饭菜,将来一定会有用处,说不定,自己也能开一家小餐馆呢。
于是,和顺在这里帮厨得更加用心了。
他每天起得比别人早,一来就收拾厨房里的食材,打扫卫生,抹擦桌椅板凳,剥蒜捡葱,总之那些零散费时间的小活他能做的都提前做好,得到老板的喜欢。
老板见他人勤快、话不多,人也长得精神,对谁态度都好,和和气气的,觉得他是一块做生意的好料子,就有意无意地提点他。
让他在后厨,帮着大厨师打打下手,配配菜。和顺手脚麻利,又很眼色,也深得大厨们喜欢。
一年又一年,和顺在外面已将漂了五六年。每年都会回家看爷爷奶奶,每年都会给爷爷奶奶买很多年货和礼物,和顺真的很孝顺,得到街坊邻居的夸赞,都说和顺的爷爷奶奶享福了。
也有人开始张罗着给和顺介绍媳妇了。
可是,和顺觉得自己还年轻,要攒够了钱,先让爷爷奶奶享福,修缮一下屋子,开一个小餐馆,生意做起来了,三十岁再找媳妇不迟。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
一天爷爷上街时不慎摔了一跤,在家将息养了一阵子,就走了。爷爷跟奶奶说,不要告诉和顺,他在外面不容易,挣钱更不容易,不要浪费钱了,人各有命,待我咽气了,再告诉他。
等到和顺得知消息时,爷爷已经去世了。
和顺痛心不已,也责怪奶奶为何要那么听爷爷的话。他要给爷爷养老送终,可是,爷爷还没好好享受几天福。
办完爷爷的丧事,和顺将奶奶接到自己打工的地方,跟自己租住在一间小屋子里。
和顺说,这样,每天下班回来,还可以看到奶奶。早上还可以喝到奶奶熬的粥。
有时,店里面有些好菜好饭,和顺都打包带回来给奶奶吃。
就这样,和顺和奶奶相依过了几年安稳幸福的时光。
和顺也从一个小厨工升任为那家川菜餐馆的大厨。
和顺省吃俭用,这几年下来也攒了十五万,和顺盘算着在这个镇上开一家小餐馆,这点本金够了。
当他向老板提出辞职和自己的想法时,老板虽然十分不舍,但是也鼓励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和顺啊,出去了,好好做,有时候,和气生财,有时候,有舍才有得。我相信你一定会好的。”
受到老板的鼓励,和顺更加来劲了。他先找到一间二十几平米的小店面,这个店面虽然小,但是地段比较好。
在长途汽车站附近,左边是一条商业大街,右边是在盖的高楼工地,还有医院,和顺看好这里的商机,决定大干一场。
果然,和顺十块做生意的料子。
和顺筹备了一个月,稍微装修了一下,给小餐馆挂牌子的那天,还请了当初的老板一些朋友来吃饭。
他的店名就叫“和顺川菜小馆”。那几个字是黑底烫金颜体字,好像和顺的笑脸,热情地、笑眯眯 看着四方来客。
和顺自己当大厨,请了一个帮工,外面请了一个川妹子招呼客人,生意也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吃过和顺家饭菜的食客,都说好吃,有家乡味道,份量大,价格公道,又卫生,干净。
有时候,食客少个块儿八角的,和顺也就算了。
一晃两年过去了。
一天,外面来了一个大姐带着一个三岁模样的小男孩,他们在门口往里看了看,小男孩直奔着就要进来,大姐只管拉住。
和顺见状,感到有些奇怪。便笑着出来和气询问:“大姐,孩子饿了吗?进来吃饭吧,丰俭由人。”
大姐不好意思地摆摆手。可是男孩哭了,大声说:“我要吃饭,我要吃饭。”
原来他们刚下长途汽车,过来是找事做的。
和顺看着灰头土脸、头发散乱的大姐和饿得脾气暴躁的孩子,心生同情。便招呼他们进来,给他们下了两碗榨菜肉丝面还卧了两个荷包蛋。
看着这热气腾腾的面,大姐激动得嘴唇颤抖,眼含泪花,嗫嚅着说:原本身上还有些钱,哪知在车上还被小偷偷了,不知道往后日子怎么过。
和顺看他们可怜,就说我店里生意还好,不嫌弃的话就在我的店里帮忙吧,晚上收拾一下,厨房旁边有个小仓库,倒是可以的住。
待他们母子俩吃完,和顺带他们进去看那个小仓库,大姐二话不说,放下小包袱,就开始挽起袖子帮着收拾桌面,在厨房里捡葱捡菜洗菜,也是一个麻利爽性的人。,
第二天一早,和顺来到店里,使他大吃一惊。
店里店外,干干净净,门面、玻璃亮锃锃的;厨房里,收拾得妥妥当当,菜板、案头、铁锅、汤锅、饭蒸子、大白菜、萝卜、土豆等等,码得整整齐齐,地面也是干干净净的,她的小仓库也是规整的很整齐,纸壳子也捆扎起来,那个小男孩正睡得香。
再一看大姐,原来昨天没有洗脸、也没有收拾打扮,今天换了一身素净的衣服,扎了一个围裙,乌黑黑的大辫子盘在头上,一双清亮亮的大眼睛,皮肤也是健康红润,长的很是标致,把和顺看傻了。
和顺很不好意思地对大姐说:“起那么早,又做了那么多活,辛苦你了。”大姐笑着说:“难得大兄弟照顾,我们娘俩才有个落脚的地方,这份恩情我正愁不知道如何报答呢?做这些,也是家常便饭的事情,这些不算是吃苦。”
和顺跟大姐说:“大姐,我叫和顺,以后你喊我名字就可以了。大姐叫什么名字?”
“我叫翠莲,今年二十八岁。无亲无戚,带着儿子出来奔点生活。儿子三岁,叫小刚。”
翠莲原来还比和顺小。
以后相处的日子,和顺愈发觉得翠莲得体、勤快、麻利,人也很好,脾气不错。有一天,和顺带翠莲和小刚子去他家吃饭,已经73岁的奶奶十分喜欢翠莲和小刚子。
便撮合他们。缘分真是妙不可言,原来,只要你好,享福就会悄然降临。
和顺和翠莲小刚子、奶奶都过得和和美美,和顺把他的“和顺川菜小馆”经营得红红火火,一大家子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