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杨放学回家,手上拿着一个漂亮的有机玻璃瓶子,我顺口问他:“瓶子哪来的?”
杨杨回答说:“是同学给的。”
一连几天,杨杨天天都要拿回来一个这样的小瓶子,我每次问他,他也都是同样的回答,想到平时母子之间几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对他的回答并没有产生怀疑。
直到有一天中午,我在厨房做饭,杨杨放学回家时书包还没有来得及放,就悄悄去了阳台。
国宝下晚班正在床上睡觉,见状也悄悄跟了过去,发现他正在往阳台的角落里藏一支一次性注射器,连忙问他:“哪来的玩艺?”
杨杨随口回答:“是同学给的。”
吃饭时,国宝再一次问起了注射器的来历,杨杨仍说是同学给的。国宝边吃饭边漫不经心地说:“是哪个同学?你下午带我去认识一下好吗?”
杨杨也一边往口里扒着米饭,一边慢吞吞的告诉他爸:“是同学的哥哥,他在学校的操场边给我的。”
国宝又说:“那我也要去见他一面,他给了东西我儿子,我要去感谢一下。”
父子俩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地一问一答,我在一旁端着饭碗几次用眼神制止国宝别问了。
国宝像是没看见我的眼神似地仍然慢条斯里地继续审问,父子俩你来我往,一问一答又磨噌了半个多小时,仍然是有来有去找不着北。
后来,杨杨实在拗不过他爸爸要去见同学的愿望,又改口说:“那东西是我捡了伍角钱自己买的。”
国宝问:“在哪里捡的钱?”
“在姑妈家的店子前捡的。”
国宝又问:“家里有棉絮捡吗?”
杨杨低着头没回答。
我突然想起了自己上个月提出要培养儿子学会自我管理能力时给了他10元零花钱的事。便急忙问他:“我给你的10元钱呢?”
杨杨说:“在书包里。”
我说:“你拿出来给我看看。”
杨杨说:“等一下再拿。”
我摇头,“不行,我现在就要看。”
杨杨没办法,只好把书包拿过来,将书包里的东西全部倒在了床铺上,一一清点,最后发现只剩下了三元多零钱。
我问他:“那东西是不是用这10元钱买的?”
杨杨说:“是的。”
又想起了那些漂亮的小瓶子,我的声音变得严厉起来,问他:“那些小瓶子里的巧克力豆也是这些钱买的吗?”
杨杨的声音一下子低得几乎听不见,“是的。”
“那你干嘛要骗我们?”我的语调带着颤抖的哭音。
杨杨的泪滚了出来,他哭着说:“爸,妈,我错了,那些东西都是用这10元钱买的,我怕你们骂我,就说是同学给的,我再也不骗你们了。”
把杨杨轻轻地拥进怀里,告诉他:“做人要诚实,妈妈最不喜欢撒谎的人。妈妈每月给你10元钱零花就是要你学会自主消费,自我管理,但你的东西从哪儿来,如何买的?只要你如实告诉我们,我们并不会怪你,知道吗?”
7岁的杨杨点点头。也直到这时,我才发现,这餐午饭,在我和国宝慢悠悠的审问过程中,居然花去了近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