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您更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文|张爱敏
名曰“烟灰”的同乡才子写了一篇文《大俗大雅,原来这般模样》,不由得勾起了我对恩师,对往事的回忆……
在我的心目中,张允岭老师曾是传说。
传说他建了一幢小楼,院墙上手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他有藏书,喜古董,会泥塑,善雕刻,是书法大师,爱舞文弄墨……真是才艺俱佳之人,让人内心深处自然充满敬慕之情。我亦是如此。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1987年,我从外地转学回乡参加中考,终于与张老师有了交集。那个传说中经常西装革履,系着领带的老师就站在我的面前,英俊潇洒。但那副独具特色的黑框眼镜,确实让人望而生畏。我不敢近距离正视他,只是坐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去远远地仰慕那个驰骋于三尺讲台,风流倜傥的“神话”。
短短几天,我的顾虑就消失了。他虽然外表冷峻,但内心深处却有着对教育的一种炽热的情,有着独特的解读。报考时,在填写姓名一栏时,张老师为我改了一个字:“民”改为“敏”。分数线出来之后,我甚是欢喜,天天等着录取通知书的下发。
当同学领取通知书的信息不断传来,我却收到一个出乎意料的告知“我被人举报为复习生,没有被录取的资格”。我难以置信,终日以泪洗面。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还是被录取了,到国庆节才去报到。
上师范时,曾与同学相约去张老师家,终于走进了那个让人神往的院子,近距离感受到张老师的神秘——天之骄子。
再后来,毕业上班,远嫁他乡,张老师依然还是传说。传说他的青铜工艺技术越来越有水平,甚至可以以假乱真,有了更广阔的市场;传说他依然挚爱琴棋书画,特别是痴迷曲艺段子,成了一位民间艺人,还上了热搜;传说他成了别人的笑谈,但却不知那是活出了人生的真谛。
今天,因一篇文,再续师生情,才知道:原来,张老师更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那年,被人举报后,教育局通知学校,让写书面证明,证明“张爱敏是往届生”。
张老师和李主任商讨这个事:学生是考前从外地转来的不假,但是否是往届生,我们无法证明。于是,我俩来到教育局,当一局长让书面证明时,我就让李主任照着我写的字抄“兹证明该生是应届生”,一共抄了六遍,把领导都弄懵了,说我俩练小楷,后来我俩练小楷一事就在学校出了名。
张老师又笑着告诉我:“如果我俩证明你是往届,你的入学资格取消,校长通报全县,班主任降一级工资。我傻啊去写这样的假证明。后来,你被录取后,我还记得班主任还受到奖励呢,好像发了个奖品,记得是台灯呢!”
“只记得家里经济拮据,生活贫困,我的童年几乎是在姥姥家度过的。上初中时,又转学到姥姥家。到中考前夕才转学到村里的初中,回来参加考试,没想到却被人举报。”我不由得鼻子一酸,如果不是这个意外,我也许不会被迟录,而且是自费生了,当时的三千元,可不是个小数目。老父亲可是还了好几年的账啊!还好,老父亲硬是扛过来了,一切都过去了!
此时此刻,张老师爽朗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如果不是张老师的坚持,也许三尺讲台就少了一个小敏老师哟。
也许正是如此,当上天再次赐予我上师范的权利时,我更深层次感受到父爱,体会到乡亲,也对“嫉妒”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是今天,倾听屏幕那端对往事的解读,我再一次感受到张老师的正义凛然,师恩伟大。
人生大都如此,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得之泰然,失之泰然。张老师如此,我亦如此。这,也许就是上帝太偏爱我们的缘故吧!
敬爱的张老师,原来,您更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是您的正义小楷成就了今天的我,感恩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