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毕业来到调控中心,因为调度关系调整,一工作就先后去设计院、广东中调等各单位学习走上了电网分析专业。一转眼,今年已是我从事这项工作的第10年。
我负责的电网分析工作比较宏观、超前,很多人都说我们是专门写报告的,而报告是写给领导看的,因此好像注定了电网运行的成绩不属于我们。但事实上写报告只是我们工作的最表象部分,大部分时候工作是枯燥、琐碎、耗时的,工作之余还要时常学习仿真软件、关注新技术的发展,才能跟上电网分析技术发展的脚步,时间好像总是在无形之中溜走却没留下什么。
我的工作之一电网计算数据管理与安全稳定分析,很多人想点一下计算按钮是很快很容易的事呀,可他们不知道一套计算数据的背后是大量的基础模型参数录入、校核、动态维护,往往漏一台主变或机组的动态参数,计算结论都是颠覆性的,因此我时常要花大量的时间制作审核修改数据,思考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我的另一类工作:电网正常方式管理与风险管控。很多人都说电网的运行方式总是不正常的,所以工作时常是被忽视的。而往往我们预想的正常方式,每一句话的分析结论背后都是上百次的反复计算和综合短路电流、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的统筹考虑,还要经得起局内外各方的质疑。我们认真做了所有计算相关的技术支持工作,出口了很多运行控制断面和稳定结论,发布了很多风险控制措施,电网按照我们预想的方式在运行,而这一切的结果却最终好像与我们无关。
因此,近一年在无数个加班的夜晚,我时常在思考我工作的责任与意义?
我深知,没有数据质量何谈分析?而数据管理是一项长期积累的工作,我们这些前人不栽好树,后人哪有地方可以乘凉呢?月方式分析的预测负荷、正常方式、网架变化后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及时向运策专业做好交底;对外报送的月度数据是与南网、广东协商检修方式的基础计算数据,我们要提前做好预想。年度方式发布的基准风险、重载设备清单、重点运维设备清单是制定全年设备运维方案、防拒动方案、有序用电等各类方案的依据,是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和风险报备的依据,工作都在以年度方式为目标在开展,我们怎么能不尽可能做到准确呢?还有,如果不在中长期方式研究和规划审查的时候及时发现那么多的坑,等到运行的时候就得想尽办法被动的从坑里爬出来,我们怎么能不守住第一道防线呢?
这些都是我工作的责任,我想每项工作既然存在就有它的分工和属性,不管别人是否看到和肯定它的意义,我都有责任做好。正如17年在11楼会议室阳主任曾经说过的话:我不需要别人觉得我们的工作很重要,如果感觉不到我们的存在,那证明我们做的太好了。
所以,我理解的工作责任:是在平凡、平淡的工作岗位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初心,知责守责,一如既往以认真、严谨、创新的态度做好每项工作,守住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边界。
此外,2020年,因为公司体制的改革,工作环境好像突然变得很复杂,时常有4-5个专业组的很多人找,需要静下心来计算和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被无休止的打断,沟通协调也好像变得异常困难,有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好像处在崩溃的边缘。很多时候,太过于追求完美,以为自己都可以做好,其实有限的时间内我能做到的是有限的。我想在认真工作的同时,也应该要调整好心态、适应新形势,保持身心健康,这也是对自己、家人和工作的责任。
这就是我的知责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