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三经
原文:凡东次三经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无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其神状皆人身而羊角。其祠:用一牡羊,米用黍。是神也,见则风雨水为败。
译文:东方经过的第三序列山系从尸胡山至无皋山,共九座,计6900里。其中依次为:岐山、诸鉤山、中父山、胡射山、孟子山、跂踵山、踇(mǔ)隅山,其山神都是人身羊角,祭祀用一只公羊和黍米。这些神灵一出现,就会带来风雨和水患。
原文:又东次三经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祥(礻为歹)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棘。有兽焉,其状如麋而鱼目,名曰妴(wǎn)胡,其鸣自訆。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兽多虎。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诸鉤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广员百里,多寐鱼。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无草木,多沙。
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无草木,多沙石。
译文:东方经过的第三序列山系的第一座山,叫尸胡山,它的北边可以望见祥山,山上分布着很多金、玉矿产,山下生长的大多是棘类的灌木。山里有一种妴胡兽,它的外形似麋,却长了一双鱼眼,发出的声音也象是自呼其名。
从尸胡山向南,经过八百里的水路,就到了岐山,山上长满了桃树和李树,山中生活的兽类大多是老虎。
从岐山再向南水行五百里是诸鉤山,此山沙石遍布,不生草木,占地大约方圆百里,其中盛产寐鱼。
由此再向南经过七百里的水路是中父山,此山也不生草木,山沙遍地。
从中父山向东通过一千里的水路,就是姑射山,此山不生草木,沙石遍地。
原文: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浦,其兽多麋鹿。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其中多鳣(shàn)鲔(wěi)。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跂踵之山,广员二百里,无草木,有大蛇,其上多玉。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其名曰深泽,其中多蠵(xié)龟。有鱼焉,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名曰鮯鮯(há)之鱼,其名自叫。
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踇(mǔ)隅之山,其上多草木,多金玉,多赭。有兽焉,其状如牛而马尾,名曰精精,其鸣自叫。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东望榑木,无草木,多风。是山也,广员百里。
译文:从姑射山向南水行七百里是孟子山,这座山生长的树木大多是梓树、桐树、桃树和李树,还有遍地菌浦类的草植,成群结队的麋鹿在山中上下游走觅食。此山方圆百里,碧阳水发源在山顶,水中盛产鳝鱼和鲟鱼。
从孟子山向南通过五百里水路,再穿过五百里的流沙,就到了跂踵山,此山方圆二百里,不生草木,山中有大蛇,山上多产美玉。深山之中有个约方圆四十里的深泽,波翻浪涌,其深不可测,有很多蠵龟在水中出没。这里还生活着一种鮯鮯鱼,它们的外形似鲤鱼,却长了六只脚和一条鸟的尾巴,发出的声音好似在自呼其名。
从跂踵山向南水行九百里是踇隅山,山上草木茂盛,分布着很多的金、玉矿产和可做染料的赭石。这里有一种精精兽,它的体形似牛,却长了一条马尾,发出的声音也象是自呼其名。
从踇隅山再向南经过五百里的水路,再通过三百里的流沙,就到了东方第三序列山系的最后一座山,叫无皋山,它的南边可以望见幼海,东边可以望见博木。这座山方圆百里,不生草木,全年经常刮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