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我们从明港和明港周边的乡镇初中来到了信阳县二高。当时划片招生,县二高主要负责信北片的招生,招生范围大致包括:明港、兰店、邢集、王岗、查山、平昌、长台、甘岸、肖店、龙井等乡镇,以及少数的临近市县驻马店确山,我就是来自确山的学生。后来随着信阳地改市“信阳县二高”改名为“信阳市四高”。我们当时分到了那两个实验班之一的二班,也就是所谓的重点班。那段经历让我一生难忘,每每和同事、同学、朋友们谈起,还是有点沾沾自喜,毕竟自己户口不在信阳,沾了这个信阳学校和这个班的光,沾老师和同学们的光。
三年紧张的高中生涯结束后,大家天各一方,全国大小城市分布都有,北上广深,各行各业都有,老师、医生、军人、创业者等等。一起打拼了三年的同学们,有很多毕业后至今未能谋面,是遗憾也是机缘。工作原因、家庭原因、生活原因都有,都能找到让人理解和原谅的自由。
大学毕业后,我也飘过很多地方,郑州、石家庄、北京、唐山、烟台、上海、杭州,一路走来。后来我工作回来了信阳,我心有不甘,因为我这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确偏偏留在了家乡。但没有遗憾,留守信阳的老师同学们这么热情、这么真诚,让我终身受益。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现在想想,有这样的老师和同学们,这一生足矣。
时间过的那么快,如今,2022年7月31日,距离进入高中26年过去了,距离高中毕业也已经23年。这二十多年太快了,让人措手不及,让人感慨万千。
今天,感谢严祥俊同学的精心安排,就在我们高中的化学老师杨道珍老师光荣的退休的那一天,我们又一次聚在了一起。没想到时间过得那么快、青春那么快,那个三十岁开始教我们的那么年轻美丽如今还是那么年轻美丽的杨老师这么快就退休了。青春、事业其实就这么短暂。
送杨老师什么呢,十岁的儿子说,送鲜花吧,我想也是,鲜花预示着杨老师永远年轻、永远青春。这鲜花由儿子送给他的师奶,也是一种尊师重教的传承。可能儿子的一句:“杨老师好,杨老师辛苦了。”比我们说的更有力。杨老师虽然退休了,但是我们还在,尤其是我们班杨老师的那些当老师的同学们和其他岗位的同学们都还在。
后来的工作岗位上,90后、00后的年轻人来了,当他们喊我们叔叔阿姨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也快老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接力棒就这么一棒接着一棒。
后来的几年听说母校四高每年高三只考上十几个二本,一本几乎没有的时候,那种心情让人不禁酸楚。老师老了,母校不也是吗?如今看着四高一年一年向好的方向发展,曾经的老师和同学们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此刻,我很能理解大城市打拼的同学们,因为我也在外打拼过。工作压力在,家庭、父母、社会、工作、领导,压的人们喘不过气。理解你们很少回信阳,回信阳后还有很多个人的事,同学们聚的少,叙旧的少,交流的少、沟通的少。
今天杨老师来了,还是那么年轻,还是那么意气风华,一一点评了班级里的同学们,点评了他教过的我们这届的每一个同学们,二十多年的事,仿佛就在眼前,无论大家在哪,无论大家在干什么,眉宇间,杨老师都是满意的笑。席间都是说不完的话,话不完的师生情。很多当年的细节,可能你们没有记住,确深深地印在了老师的脑海里。同学们无论在哪里,老师都很想念,尽管很多毕业后从来没有见过面。
杨老师看着听着她的莘莘学子桃李天下,当然除了我不争气,她的每一刻都是满意的、幸福的。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聊天吃饭,就这么四五个小时感觉就像四五分钟,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高中时光。这就是人世间的美好。
我酒喝多了,也不知道说什么,胡言乱语,盼着有一天,大家回来的那一刻。就像歌里唱的: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那时的山那时的水,那时大家的生活一定很美,那时硕果令人心醉。
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呀,回来吧,只有有时间。杨老师想你们,我们也想你们,想着那个团聚的美好时刻。
愿杨老师退休生活快乐!
愿四高越来越好!
愿同学们工作生活顺利!
2022年7月31日夜
学生陈红伟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