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上多少兴衰在这里发生,有多少爱恨情仇在这里上演。穿城而过的秦淮河见证了这里太多的故事,也孕育了南京古老的文明。南京人在秦淮河的滋养中,一代一代创造辉煌。
六朝时的秦淮河两岸云集了大量的达官贵人。他们在此纵情声色,享受荣华富贵,秦淮也成了奢靡生活的代名词。即便是过了几百年的时间,这里依然是繁华的地方,也是奢靡的地方。
诗人杜牧生活的唐朝早已不是开元盛世的那个唐朝,昏庸腐朽的统治阶级,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让杜牧为那个千疮百孔的唐王朝表示担忧。当杜牧晚上泊靠在秦淮河边,看到秦淮河边依旧灯红酒绿,夜夜笙歌时,杜牧感慨万分,便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这首诗篇幅不长,但一开头就不同凡响。“烟笼寒水月笼沙”,烟、水、月、沙被两个“笼”字联系在了一起。水汽如同烟雾一样笼罩着河水,月光洒在河边的白沙上。这是一幅极为宁静和谐的画面。七个字就描绘出非常唯美的风景图。
因为有月,因为有水,所以非常自然地引入出第二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夜泊”点出了时间,在晚上停泊在河边。正是停泊在河边,才会看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象。诗人故意将两句的前后顺序调换,提升了阅读的美感。同时,只有“近酒家”才能听到乐曲,才能看到灯红酒绿,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诗人在看到灯火酒绿,看到歌舞升平的秦淮两岸时发出的感慨。“后庭花”是《玉树后庭花》的简称,是南朝时陈后主陈叔宝创作的曲子。陈叔宝不理朝政,荒淫无度,一心只知寻欢作乐,最终成为了亡国之君。“后庭花”也成了亡国之音的代表。杜牧从眼前之景联想到了前朝亡国的教训,将历史、现实和未来串联了起来,发出了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一声叹息。
诗中虽然将亡国的“锅”按在了那些唱歌的歌女身上,但商女真的不知道“亡国恨”吗?我认为诗人在这用了曲笔的手法,商女可能真的知道“亡国恨”,不知道“亡国恨”的应该是那些醉生梦死的封建贵族和官僚。诗人为了国家的前途殚精竭虑、痛苦万分,可统治阶层贪图享乐,唱着亡国之音,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两者对比,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整首诗前半段写景叙事,后半段抒情。借前朝亡国的历史讽刺了那些无所作为的唐朝统治者。这首诗是以杜牧为代表的当时清醒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担忧。寄情于景,在美景中寄托忧愁,意境悲怆,语言精炼,感情丰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