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礼拜,方励(《百鸟朝凤》出品人之一)在直播中下跪的新闻成了国内电影圈的头条,对下跪之举,网友们褒贬不一,但“被道德绑架”的看法,对我来说,更多的还是心酸之感;一个电影人为了影院可以多排些电影的场次,在广大网友面前下跪,这怎能不令人触动、唏嘘?
这部片子的背景是上个世纪,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显得与商业大片横行的电影市场格格不入。可是,我还是走进了影院,想看看是怎样的一部片子,让近百位志愿者不辞辛劳地发行推广,让张艺谋、徐克、黄建新、贾樟柯等导演为之保驾护航,义气相挺。
这是著名导演吴天明的遗作。吴天明堪称大师,马丁·斯科塞斯说他是“一位电影界真正的巨人”,是张艺谋那代电影人的导师。说实话,由于时代的关系,我并不知道他,但是,我听说过他的作品《人生》《老井》,又忽然觉得,他离我也并不是那么那么的远。
《百鸟朝凤》讲的故事也是一样,影片的故事框架,观众们其实并不陌生,就是在时代的交替中传统艺术家为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而与当下的新事物产生矛盾,却执着地秉承着文化精神的故事。而这部作品是以唢呐匠人与吹唢呐的技艺为载体,来展现这种矛盾与精神。看起来是旧瓶装新酒,但因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唢呐并不怎么了解,所以这个故事仍然给人以新鲜感,能够感受到主题的沉重感。
焦三爷:多少年修出一个“德艺双馨”
你知道我当初为什么答应收你做徒弟吗?
是怕我爸把我打死。
不,是因为你爸摔倒时你的眼泪。
这是焦三爷与游天鸣之间的一个对话片段,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情节之一。
焦三爷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些恃才傲物、铁石心肠,但这并不是他内心的真实反映。他深知培养出一个德艺双馨的徒弟来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个接班人还要坚持把唢呐吹下去,世世代代。所以他不随便收徒弟。眼泪可见天鸣的善良与纯真,焦三爷在他眼中看到了一点希望,慢慢地去锻炼他,观察他,考验他。焦师傅选择天鸣而没有选择更有悟性、吹奏技艺更好的蓝玉(天鸣的师弟)做接班人,是因着天鸣更沉稳,其品性也更纯良,他从火海中先把蓝玉的唢呐救出来,这种为他人着想的品格也是一大原因,因此,我觉得绝不仅仅是上面所说的眼泪。焦师傅的用心良苦,识人之道,成年后的蓝玉也想通了,两师兄弟相遇、互诉经历的情景,让我对蓝玉的印象有了一个转折,他不再是当时那个心怀不甘与愤懑的孩子了,他明白了当初师傅为什么要选择天鸣而不是自己了。从他身上,也再一次看到,人啊,也许小时候真的很多事都不懂,长大了,自然会想清楚,这也是成长至成熟的过程吧。当他再次见到焦三爷的时候亲切地叫了声师傅,还有和兄弟们一起聊天,这一切都是那么温暖,令人感怀。片中所体现出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是这部电影中最打动人心、富有强大感召力的地方,没有那般的轰轰烈烈,却是一点一滴的静水深流。
游天鸣:在传统音乐技艺和洋音乐的夹缝中生存
成年蓝玉的出现,让天鸣再一次感受到唢呐技艺在新时代的窘境:人们对新事物(洋音乐)好奇本无可指摘,但是,既然请了班子来吹奏,就应该按传统来,然而人们已经不再请班主坐太师椅,也不再行庄重的跪拜礼。焦师傅得知后非常气愤;从他的态度上,天鸣感受到了无奈与压力。母亲反对他继续吹唢呐,因为这已经赚不到什么钱,想要靠这个娶到媳妇简直是异想天开。为此,母亲竟要牺牲女儿的幸福来给儿子讨媳妇,矛盾在所难免。而起初苦苦哀求焦师傅收下儿子完成自己吹唢呐心愿的父亲,此时也持着“不支持、不鼓励”的态度了。时代冲击有多么猛烈由此可见一斑。太师椅和跪拜礼于今日可能是一种旧规矩了,是应该淘汰的,可是数百年的风俗,说弃便弃,对于那些匠人前辈来说,确实是难以接受的,这点,应该得到理解。至于是否应该保留,就各有各的说法了。
天鸣向师傅发过誓,永远不会解散游家班,“村里不能没有唢呐”。天鸣带领的游家班在一度“风雨飘摇”之时,他也苦苦地守着这个誓言。当维持生计出了问题,当这门艺术受到排挤,这种不屈于现实的任性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在很多人眼里成了一种“傻”,一种不理智。可是,在像焦师傅这样的老一辈人心中,吹了几十年的唢呐,是自己的命,是血液,是自己一生的骄傲与矜持,也许没有太多为什么,只是喜欢,打心底里热爱,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谁愿意看着自己心爱的孩子还没长大成人、还没看到后继有人的那天,就已经陷入垂危、消亡之势了呢?代代相传,发扬光大,这是一代代匠人的最美好的梦想与寄托。
谁来继承,谁来守护?
记得前几年苏州等吴语区的城市组织少儿讲方言的大赛,并且请来老一辈人录制当地方言。不少小孩子已经不太会讲家乡话,语言的断层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重视,这些积极的举措是有助于地方文化的复兴与传承的。影片中安排了一个“非遗”组织负责人来访的镜头,这似乎给影片带来了一抹亮色,一种希望,但我回过去再想的时候,却感到一种更深的悲哀。对于像吹唢呐这种技术活儿,只是录制但没有人去学习、继承,依然不能解决问题,多年以后,也只能看着纪录片中的影像说,他们是在吹唢呐——一切成了历史。这该是多么悲凉。
现实就是这样,吹唢呐明摆着不是赚钱的手艺,有多少人会真心想学并能够践行如电影中主人公所坚持的诺言?兴趣比职业来得容易。在这充满浮躁之气、追求利益的社会中,对传统的坚守,成了如弱势群体一般的无奈。
再者,世界上面临相似境况的传统技艺远不止这一个,而且也不可能每一个都能得到宣传;更不用说宣传了就一定能收到重视。而现实情况是,有些技艺已经失传了。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解决这种困境呢?
“解决”自然还做不到,但是“缓解”确实是有的。比如,常州梳篦工艺的传承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当年和伙伴一起做调研的时候了解到,梳篦的制作过程很复杂,要经历七十二道工序。在旧时代,梳篦是作为人们的生活用品存在的,而如今,更多地是起着一种观赏或收藏的功能、价值。老一辈的艺人在技艺传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很难寻到合适的年轻的继承人。但政府推行让此门技艺进入课堂,开设暑期兴趣班,在文化推广和培养艺人上起了一定作用。梳篦也成了常州的名片之一,游人大多会买几把梳篦回去作纪念;有需求,生产便可拉动,艺人的需求也便有了一些保障。
但是,像唢呐这种传统乐器,是否也能与生活中的某一方面联系起来进而得到宣扬,仍需要人们的努力探索。谁来继承?谁来守护?这真的是个不小的课题。
2016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