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复读了吴军老师的《见识》,再结合李笑来“录音事件”,来谈谈“见识”。
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
这是吴军老师书中的一句话。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和天才相差有多远?这样才知道我们的努力的方向。
像天才爱因斯坦,他与常人最大的不同有三个。
1.善于提出问题。只有善于找到当下的最重要的问题,才能集中精力解决问题。
2.思维不受约束,善于做白日梦。常人大部分都被教育和周围的人思维所影响,不能进行很好的有效思考,存在片面性。
3.非常有恒心。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观点很执着,并愿意为寻找出答案花上一辈子时间。
看到这里,你就会明白,天才出了大脑聪明外,还有很多因素是我们可以学习到的,比如知识上、见识上、方法上。这些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那这又跟李笑来“录音事件”有什么关系那?
如果你听了这个录音,你就会明白了。笑来老师的“见识”是有多前瞻性。
对于录音里面提到的“割韭菜”、飙脏话等,这篇文章我们不做讨论,他本人也出来澄清了。
前瞻性在哪里?首先还是他的见识。有幸在杭州听了他的线下大课,当时他就谈到了比特币,自己自己对区块链的理解。从投资到能用区块链技术改变世界,这就是一个人的“见识”,一个人认知的改变。
录音中讲到了“傻逼的共识才是共识”,其实就是他很早以前说过的,“你要找比自己能力差的人比,而不是比自己能力强的人”。
以前我理解的就是要跟比自己抢的人比啊,“遇强则强”,在某个方面是没有错,因为对手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激发我们的潜能。但是遇到天才时,我们还这样做,就是给自己找难受。也不会有很大的提升。
我们没有笑来老师这么有钱,这么有影响力。我们也能看出来,他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他是个网红,卖书出专栏,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又因为他站在了不同的高度,视野比我们这些普通人不知高到哪儿去了。所以要学习,而不是去听脏话的。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谈论冰,是因为受时间的限制,它们活不到冬天;乡曲之人无法和他们论道,因为他们受制于不高的教育程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方法是可以学习的,当然也不适应每个人。那“见识”能不能学习那?
首先,我们要确认,“见识”是可以习得的。然后就是方法了。
首先,就是不要被视野所局限了。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
其次,学会爱。做人要大气,不大气的人做不成大事。
最后,有规有矩。对人尊敬友爱,懂规矩,才能与人很好的相处。
其实写到最后,对于“见识”自己也是很浅显的认识,也需要大量学习,提高自己的见识,更为更好的自己,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