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最值得支出的一笔钱是二十年前和儿子的一次出行费用,花了我当时一个月多的工资300元左右。当时儿子七岁,喜欢看书,他四五岁就能囫囵吞枣的看完没有拼音的格林童话,六岁的兴趣是看十万个为什么,十本总共看了十几遍,九岁那年经常闹着要参加"开心词典"节目。为了增加他的见识,那年春季一个周末决定带他出去走走,但当时条件有限,就由我一人和他坐绿皮火车到西安,坐公交车跑到东郊半坡村,参观半坡遗址博物馆,了解人类起源。然后去了钟楼和大雁塔,那时的大雁塔还没有扩建,登上去周围就是农田,晚上两人到西安老火车站乘车,30公里路程,天黑了才赶到临潼,深一脚浅一脚,找到一个酒店住下。第二天参观了兵马俑博物馆和华清池,晚上赶到西安,坐最后一趟长途客车回到自己的小城市,当时没有高速,100公里路程从出城再到家大巴车要跑四个小时,算是艰难地完成了第一次的文化之旅。
这次出行儿子特别兴奋,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也发现了他的兴趣所在,有些东西他已经从书上有所了解,不停的讲他知道的事情。所以过了两年,当地旅行社开始做夏令营活动,下决心给他报了名,是去北京五日游,他是团里最小的一个,回来时和比他高两头的大哥哥相谈甚欢。后来每年都让他去夏令营,一直到初中毕业。他高中考到西安一所重点学校,参加过中央电视台三星智力快车,被保送上大学,现在北京一家外资企业工作。
这笔钱虽然不多,但我觉得很重要,要不是想到带他出去看看,也还满足于当地的现状。他算是我们当地最早去西安上学的孩子,去北京上大学,然后才有机会去国外学习和工作两年,才争取到现在不错的工作。做父母的觉得最大的满足是在他这里才实现了大城市梦,而且是从五线小城市一步奔到一线大城市。和他相比,自己的父母虽然也很重视子女教育,在我上初二时找关系加考试,才从一个初中都没开英语课的小煤矿中学,将我转到市区一个中学上学,10块钱一个月供我住校三年,虽然考上了大学,却因父母在矿上忙,自己没有选对专业,毕业又不得不回到出生的地方工作了一辈子。即使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因为眼界问题,后知后觉,一直没有选择走出去,一辈子再有梦想也抵不过现实环境的制约!
现在回忆起来,还是觉得这趟出行和花的这笔钱很值得。那时候成家不久,工资很低,在基本月光的经济条件下,花一个多月工资出去玩两天,做了走出去的决定是很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