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要求:针对自己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等),根据【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这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形成并检验自己的问题应对原则。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展示自己能够完成“界定问题→分析原因→形成原则→检验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导向型学习流程,进而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1)我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是什么?(作答要求:选一个自己的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不会批判性思考等,详细展示)
(2)针对我的上述学习问题,基于课程知识,我形成了什么原则?(作答要求:基于课程知识,找到自己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形成应对原则;脱离课程知识分析原因,意味着缺少理论支撑)
(3)我是怎样检验上述原则的?(作答要求:展示自己检验原则的具体过程,要求有时间、地点和具体的原则,说清楚自己之前的做法和优化后的做法,并说清楚原则检验结果等)
(4)如果原则有效,我还想怎样用上它?如果原则无效,我该做出怎样修订?(作答要求:如果原则有效,要说出下次原则应用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如果原则无效,说出修订后的原则及检验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报告撰写说明:
字数>800;
请精心设计报告题目
保留总体要求、引导问题和作答要求;
对抄袭剽窃零容忍,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
所有报告都发表在简书app上,注册时请实名;
所有报告,都必须在结尾处表明以下信息,本文是【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课程作业,作业类型是“原则形成报告”,指导教师为张淑娟。
(1)我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是什么?(作答要求:选一个自己的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不会批判性思考等,详细展示)
对于非作业内容,心里对其难度预期过高,增加了自身工作压力,一方面导致反复确认,增加工作时间(如高考和考研时反复确认自己名字、考号等次数过多,导致花了太多时间,在用完考试专门提供的时间外还占用做题时间5-10分钟,数学来不及写完);另一方面导致对工作产生畏惧,迟迟无法开始(例如写论文一想到有好多东西要写就感到恐惧,担心各个地方出问题,以及可能导致的衍生问题)
(2)针对我的上述学习问题,基于课程知识,我形成了什么原则?(作答要求:基于课程知识,找到自己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形成应对原则;脱离课程知识分析原因,意味着缺少理论支撑)
1、根据价值导向思维,要考虑更重要的、最重要的;变化后依然考虑更/最重要的,以及二元思维关于紧急重要的部分,提出原则一:根据目标的价值,判断其是否有反复确认的必要性,以及是否必须立刻确认,来决定要不要立刻反复确认。
2、根据视难度下菜单策略,对复杂且超级难的任务,要降低动机,写论文先写最烂版本,以及过度刺激会降低注意力,再以及困难活动心流的点在低刺激水平,提出原则二:写论文等先啥都不管写出来再说,后面慢慢修正,而且反正还要发给老师修改,不用太过焦虑。
(3)我是怎样检验上述原则的?(作答要求:展示自己检验原则的具体过程,要求有时间、地点和具体的原则,说清楚自己之前的做法和优化后的做法,并说清楚原则检验结果等)
对于原则一:
时间:高考、考研
地点:考场
做法:就算明知道反复确认名字、考号等极大可能会来不及做题,降低总分,但是倘若名字、考号出现问题,会导致直接少一门成绩,反复确认十分重要,而且若写完题再确认,一是写不写得完都不一定,而是做题后脑子乱,确认能力可能下滑,再根据杠铃策略,当坏处远大于好处或坏处无法承受时,绝对不做,所以一定要全力避免个人信息出错
对于原则一和二:
时间:2023.4.17晚9-10点
地点:宿舍
之前的做法:先是过于高估难度,压根没法开始。就算开始也会反复确认语法知识,到处找文献看别人怎么写的,可又没法照抄句式,担心重复率过高,想模仿又不敢高仿,导致进度贼慢,有时候一个小时憋不出10个词
优化后的做法:看完原文先写再说,先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基本语法问题修一修,全写完了再去核对,没必要急着写一句对一句。而且写完后还要发给老师进行检查,如果有不专业的地方老师会指出的,没必要一次成功。姑且在一个小时里花了半个多小时看看摘要前言材料与方法的基础上,剩下时间翻了74词。
(4)如果原则有效,我还想怎样用上它?如果原则无效,我该做出怎样修订?(作答要求:如果原则有效,要说出下次原则应用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如果原则无效,说出修订后的原则及检验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原则一,半有效,像高考这种个人信息出错确实无法承受,但是高考数学5-10分钟就是一二十分,能拉开几万人差距,这也是无法承受但我又确实承受到的恶果,但与少一门相比又不是那么难以承受。
原则二,有效。往后继续用来写论文等方面,且此时与原则一混合使用效果良好。但是也存在局限性,学生期间有老师帮忙检查兜底,和进社会后没人帮忙检查兜底,二者产生的心态会产生极大差异,所以进社会后就算知道要降低刺激,但实际操作会比较困难。
本文是【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课程作业,作业类型是“原则形成报告”,指导教师为张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