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深入学习记录(1)

Jmeter全栈性能测试修炼宝典

内容为学习宝典过程中的记录和扩展个人思维。

用划分维度:

X1--X5是负载模拟过程、Y1负责模拟用户请求、Y2负责验证结果、Z是结果的收集(也可以再线程组之外)

维度划分

X1 部分

采样器

我们经常使用采样器添加http请求,5.5版本提供了22种采样器(Sampler)组件。

取样器--http请求

断言

常用断言方式:响应断言、XML断言、BeanShell断言等;5.5版本提供了15种断言(Assertions)组件。

响应断言组件

监听器

用于收集测试结果并且可以保存结果到文件用于再次分析;直观展示数据。实际上性能测试不适用GUI模式的,所有也挺麻烦。5.5版本提供了16种监听(Listener)组件。

常用的监听器:聚合报告、结果树、汇总报告

响应码不相等

X2部分

前置处理器

发送请求前做的一些环境或者参数准备,如数据库连接。5.5版本提供了8种前置处理器    (Pre Processors)组件。

用户参数:为不同的线程组设置不同的参数

用户参数


24.48.0.1
24.48.0.2

配置元件

常用于管理http请求头、请求默认参数、CSV文本参数化等。5.5版本提供了20种配置元件(Config Element)组件。

请求默认参数

后置处理器

一般在采样器(请求完成)之后,对返回数据做一个处理动作。

常用于关联(参数传递)。5.5版本提供了12种配置元件(Post Processors)组件。

Json提取器获得变量query,再使用BeanShell进行日志打印

日志打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