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放暑假了,小朋友和姥姥、姥爷去老家避暑去了,留下来我和妻子两人过上了二人世界。应该是好久没这么过二人世界了,再早就是结婚后还没孩子的时候。等有了孩子,父母为了照顾大人、小孩,就一家子住在一起,住在一起很多时候就没有那么自由。其实,每个人都是需要内心自由的。
所以这种久违的自由真的是非常的惬意。两个人在家里想干啥干啥,想做饭就买点菜做饭,不想做就叫点外卖,或者出去吃饭。想看书看书,不会有人打扰,想看电视就可随意看,没有什么心灵、情绪上的负担。
这个周末同样挺惬意的。周六上午吃完饭,做了点工作,下午看了一下午书,晚上去饭店吃了饭,饭后去公园进行了散步,回来收拾下就休息了。周日早上吃完饭,中午自己买菜做了饭,下午看书看累了,睡了一觉,晚上又自己做了饭。自己做饭虽然没有饭店那么多花样,但自己做的菜比饭店的菜更有烟火气。饭店的菜基本上都是预制菜,半成品二次加工就好了,感觉没有灵魂,所以不太喜欢去饭店吃饭。
周日晚上吃完饭,和妻子去外面散步。外面刚下过雨,不是很热。一边走,一边聊。聊到一个话题,就是这样平凡的生活是否可以保持一辈子。我提出一个问题(我比较爱思考生活),这种平凡的生活是否已经足够,每天都过这样的平凡生活是不是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把这个作为人生的基调,是很完美,还是很普通,还是很高要求。
首先定义什么是平凡?平凡的人生,就是有房子住,不愁吃、不愁穿,有工作,工作能负担起房贷,孩子接受正常水平的教育。有焦虑、有压力,但把不至于那么大。平时工作挺忙的,周末有点自己的时间,陪家人,陪小朋友,也有自己的爱好,运动,书画什么的。
相比平凡的生活,往上看那就是奢侈的生活。奢侈的生活有什么呢?住别墅,每天山珍海味,开豪车,孩子上国际学校,经常出国旅游,爱好比较高级,骑马、高尔夫、击剑等,家里有管家保姆。事业上,每天要链接各种资源,平时很忙,自己的时间都会高效率的利用。
往下看就是贫苦的生活。城市里租房子,工作普通,够孩子老婆的生活开销,想在大城市买套房子,难度非常大。孩子放在老家,父母带管,基本是留守儿童,平时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休息的时候刷手机,偶尔和一群“朋友”喝酒吃饭,没什么爱好。平时只顾做好眼前的工作,未来的工作在哪里,没有什么把握,将来可能回老家农村,或者小县城。
上、中、下三种生活,很多人都在经历着。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生活,和出身、经历有很大关系。对于大部分人,开始可能是过着下级生活,要是早些时候学习好,或者机会好,在大城市找到好工作,或者自己的小生意还不错,过上了中级生活。对于高等级的生活,通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积累下来,或者少数的事业成功、机会暴发,跻身了上级的生活。这三种生活,各自有各自的幸福,各自有各自的心酸。
那么,对于当下是否愿意接受平凡的生活状态呢?是否心里想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是否愿意不和别人过渡攀比,不期盼上级生活又实现不了,而让自己徒添很多焦虑和烦恼?即使接受平凡的生活,是真的看懂了自己,还是一种妥协?
平凡的生活实际上不是那么容易能保持的,需要很多人生智慧。接受平凡的状态,维持平凡的状态,坚持平凡的状态;不攀比,不放大欲望,不乱来,不胡搞,不做高风险的事;事业上维持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好持续的学习,不守旧,跟得上时代,不进则退是常识;家庭上,不高消费,不惹事生非,不花花肠子,不炒股;在外不油腻、不吹牛、不交不靠谱的人;注意生活状态,学会养生,调理身体,不熬夜,不过渡劳累,不养成不好的习惯;保持良好的父母关系,生活不过多干涉彼此;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教育孩子与人交往,独立自主,培养孩子将来自己生存的能力,能让孩子将来不为自己的生存犯愁;朋友之间不要有什么利益来往,朋友更多的是情绪的沟通,开心的和不开心的都可以聊,最好不要总是聊不开心的事情;能坚持自己的专业或事业,不断的精进,做跟得上时代的人;如果从小,专业就和自己的爱好、理想一致,那将是很好的,不但自己工作不被动,而且在专业方面自己可以做到很好;寻找到自己的爱好,在爱好中可以让自己放松,等老了,退休了,让自己乐在其中不孤独。
其实,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是平凡的,但是很多人都是不甘心平凡,都认为自己不应该只是平凡。做了很多超出自己实力、实际条件之外的事情,最后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起点,终究还是要走平凡的路;这些人都是欲望未满足,没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没法安抚自己的寂寞与孤独,而乱搞一些社会关系,这些人最后可能回到下级生活。
话说回来,将平凡作为基调,真的需要大智慧。需要看懂未来,看懂自己;能控制好自己,安抚好周围。把平凡作为基调,不是妥协,是看到了高,看到了低,不愿爬高,不想就低,与自己进行了和解。将平凡作为基调,是要靠自己一生去努力和度过的……
那么,时间不早了,散步结束了,该回家收拾收拾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