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教育叙事写作

我与教育叙事写作

薛朝阳

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我的叙事写作故事。其实我在叙事写作上一直是菜鸟级别,但我却是叙事写作团队的老成员。2016年在武汉的名师工作室的研讨会上有幸聆听了山东的王维审老师的讲座,被王老师叙事写作的魅力所吸引,4月加入叙事者团队,我见证了这个团队从100多人发展到现在2000多人的大团队,叙事者--我国最大的民间叙事团队,成员都是真正爱教育的人,坚信唯有师者的身体力行,才能让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叙事者以一个草根团队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目前,我已写了近400篇文章,被报纸、杂志、公众号录用的大概20篇左右,发表率很低,但是我却越来越喜欢叙事写作。今天,我就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叙事写作的故事。


叙事写作是自我调节的最好方式

尽管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把教师的生活描述的如童话故事一样,一些挫折后“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以我30年经历印证了雷夫的话:“教育是相当令人沮丧的事情。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沮丧与自我较劲中度过”,不过偶尔的一缕微光,就会让你心花怒放,又如打了鸡血般的热爱教育这群兔崽子们。”(2021.8.16《教育五味杂陈》)偶尔的高兴就能让你对教育踌躇满志,信心百倍,然后沮丧又出现,绞尽脑汁应对、解决......如何让沮丧马上消失,甚至成为前行的动力,我的经验是写作。


2022.10.10 《自我调节的最好方式——写作》

自从带2025届22班以来,我每天都在拆盲盒,我永远不知道今天课堂是什么样子,一天的心情都由当天的课堂来摆布。有时觉得慢班学生也很有发展,只是需要慢慢引导,但更多的时候是生气、沮丧、泄气,总是在妥协与坚持中纠结挣扎着。


10月8日,国庆7天长假后的第一天上课,真是让我郁闷到崩溃。开学以来20多天的训练,他们终于能听懂大部分英语课堂指令。但收假归来的第一天,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了,好像我成了另一个星球的人。于是英语课上我在一句英语、一句汉语翻译中进行着。走神的和打瞌睡的同学应接不暇的出现,只能不断地督促、提醒,课堂在不断地打断中艰难进行。铃声响起,终于下课了,我和学生似乎都有种逃离战场的感觉。可是回到办公室,我的情绪糟糕到谷底,但听到其他老师也有同感时,只能自我安慰:这是节后综合症,下午学生就会恢复正常状态。到了下午,没人来背每天约定的背单词任务,这在节前是他们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呀!只好利用老师权威强迫一些曾经较好的同学来考查,就这样到了晚上9点多,还有30多个同学未考过。于是,暴躁情绪的无法管控,狠狠把学生批了一通,扣了好几个同学的分,对课本词汇未考过的同学罚第二天英语课站在后面听课。


筋疲力尽回到家,情绪开始崩溃了。可又不知如何给爱人诉说,愤怒、怨恨、急躁、郁闷、憋屈……。于是,打开简书,恣意写下了这一天的经历,宣泄着难以平复的情绪。写着写着,愤怒的情绪渐渐平缓,理性的思考开始明晰,尤其是写到反思部分时,情绪已经平复,可以理性地思考今天的事情,我写道:1. 对于22班同学集中注意力时间短,以后要将歌曲热身部分控制在3分钟以内,或者放在课堂中间来调节气氛;2. 学生跟不上录音读课文,以后将改为由老师我来领读。3. 核对阅读答案时,不能忽视对词义的核实,以此来确定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的文章。4. 课堂坚持使用英语指令,尽管慢,但要创造用英语的环境,必须坚持。5. 关于今天重新制定的单词考查时间段与扣分的问题,觉得合理,决定坚决执行。


经过写作过程的思考与整理,坏情绪似乎发泄的差不多了,虽对明天的课堂仍有些忐忑不安,但已不影响睡眠了,关灯睡觉!


第二天早上课间走进教室,安排在早上考单词的同学就迫不及待的围过来,要求考单词。一切好像又正常了!瞬间,我的情绪高涨。课堂上,这帮大孩子好像和昨天换了个人,配合积极。即便有瞌睡的同学,稍作提醒,就自动站起来听课。课堂回答问题也有深度,这天的课仿佛一路开挂下来。课后,考单词积极主动,有16个同学提前完成任务,单词考查在晚上八点半全部完成,这可是开学以来破天荒的第一次!而且还有一个同学完全完成了1000词汇的记忆,给他发奖时,他的自豪与吃奖品零食的表情太靓了!


晚上,再次打开简书记录今天的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一大堆的兴奋与欢欣的词汇。在反思部分,我还是理性的提醒自己,今天学生能完成这么好,有个因素是今天有两节自习课,学生时间比较充足,以后再要达到这么状态会有点难。


好心情、坏情绪,唯有自己接受、自己消化,才能让自己平衡。自接手22班以来,每天过山车式的情绪体验下,我还能正常的生活,很大的功劳在于每天晚上对教学生活的记录和反思。这种写给自己的东西,完全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泄,恣意忘情地去写,不必担心无厘头,不必担心别人的阅读感受。一边写,一边宣泄;一边写,一边整理思绪;一边写,一边反思。思维的火花时不时的冒出来,一边又可以自嗨!


写作给了我自我调节的机会,让我沮丧时能看到希望,得意时不至于忘形。我喜欢。

于是2022年9月4日开始,我开始以叙事的方式记录我的教育生活,到目前为止已写了90多篇了。25篇为公开发表,66篇为私密。其实对我来说,写作并不是为了发表,更多的是为了自我调节与平衡,正是这种写着写着,我就释然了,我就找到了解决的灵感了,让我开始迷恋用叙事的方式来记录我的生活,成为了我的自我反思的平台。

叙事写作让我糟糕的情绪得到宣泄,让纷乱的思绪得到整理,让灵感得以生根发芽。

叙事写作是自我成长的记录仪

最近有几次分享都和叙事有关,于是翻看以前写过的叙事文章。看到了文字记录的一些完整的故事,看着看着不由为自己叫好:我曾做过这样的事,我竟然如此智慧的解决了问题,这让我倍感惊讶,为自己暗暗叫好。遗忘是人类的特点,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当初刻骨铭心、清楚明白的事逐渐模糊、淡化,甚至从记忆中消失了。而文字完整叙述、记录当时事件地来龙去脉、描述当时的所思、所想、所做。这些叙事文章记录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时常回看自己写的这些文章也能给自己带来很多思考,将许多零散的、随机的思绪系统地整理。

最近看到了一些比较前沿的文章,提到大量默默刷题正在消耗掉学生对英语的热情,英语教学应该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想想最近网课期间我给我的学生进行的朗读训练,感觉自己蛮有远见的。翻看自己写的简书文章,发现曾写过《值与不值》《英语教学还需重视朗读教学》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记述了我在朗读教学方面的思考与行动。暗喜自己的先知先觉,切中了英语学习的脉搏。

2022.12.18日《值与不值》的文章:


这次网课期间,我给学生布置了英语跟读作业,约1分钟左右,要求学生把练习音频上传“小管家”。检查作业后我发现54人的班级里有二十多个学生(近一半)跟读不正确,有七八个同学连一个句子都读不对,甚至可以说没有一个单词能读准确。原以为挨个过了1000个基本单词,常见单词会读了,自然就连成了句子。现在才发现,学习好的同学都是一样的,学习差的同学各有各的差法。他们模仿跟读英语的能力还不如1岁多的呀呀学语的孩子,能跟读出你穷尽想象也想不到的读法。让这些同学把一个个单词连起来说成一句像样的英语,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对于我们这种较为偏僻、相对封闭的小县城,学习英语仅是为了参加高考,是鲤鱼跳龙门的垫脚石。从老师、家长到学生,大家都关注学生的英语听力、笔试成绩,不太关注说英语的能力。再加上学生出于自尊心的原因,不大愿意开口说英语。要让他们说的能力提高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而且不一定有明显效果。我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抓学生的口语呢?

语言就是用来交流的,会说英语当然还是学习英语的最基本的素养。心底总是有个声音在说:教,要教会他们说英语,这是核心素养,口语能力强了才能拥有学习英语的乐趣。

……

三天时间就学了三句英语,这么低的效率值得吗?值!


首先,听到他们从开始的读不完一个句子,到现在能准确连贯的读出三个句子的一个意群,心中不由欣喜。看到我给他们的肯定和赞扬,他们就兴高采烈的又去反复练习。尤其是看到先天带点儿口吃、吐字不清晰的刘欣能将一个长意群读对,真是由衷的高兴,尤其是看到他不再害羞,大声朗读时,更是高兴。三天的时间,收获了学生的信心和热情,值了!


其次,要教好他们我得先反复听、读,尽量让我的朗读和音频材料一样,然后我才可以一点一点的示范。教他们的过程中,我在连读、弱读、语调上也有了很大改变。教学生的同时收获了自己的进步,值了!



在重温我的新浪博客文章后,我才想起,我是从2018年就开始重视英语朗读,首先是从改变自己的语音语调开始,买书,买网络资源,跟网上教程学习、练习来改善自己的语音语调,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现在,我的语音语调已有了很大的改善,最关键的是掌握了朗读的相关知识,有能力去指导学生如何朗读了。正是叙事写作记录下这些持续努力的过程,我才意识到,今天的进步,是之前一步步的积累的结果。没有了这种回顾,我们往往会只看见空中楼阁,而忘了下面一层层的基础,认为吃饱肚子的就是最后一个“馒头”。

2020.1.12 《幸福的味道》


幸福就是早晨伴随着爱人鼾声,认真跟读模仿练习英语发音。每一句话从盲听开始到0.6倍速、0.8倍速、1.0倍速、1.2倍速……一遍遍的跟读,直到自己发狂,于是开始录音对比,录下4、5个版本,自己都分不出伯仲。推醒梦中人来当专家评判,虽丝毫听不懂英语,但给出的评判多让我能欣然接受。然后继续伴着鼾声重新开始,直到累了,再睡个回笼觉。


幸福就是假期仍然可以指导我的学生学习英语。我们建了一个英语学习QQ群,我的学生要在群里交英语口语作业。每两天93份英语口语录音的英语点评,我体验着过山车般的经历:时而为好的作业高兴,时而为应付作业者气愤,一会儿为坚持努力者由衷加油,一会儿为松懈者捏把汗……期待他们早早交作业,又担心他们草草应付。孩子们在群里给我交作业,我也在群里给孩子们交作业,读孩子们给我的点评也是我每天的幸福时光。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叙事写作让我的闲暇时间从来不无聊,时常翻看写过的文章,既能完整回忆过去的趣事,还能了解到自己曾经犯过何种错误,现在是不是又有出现的苗头,及时加以改正,让自己更好的坚守教育的初心。


2019.7.23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误区》

误区二忽视了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构思逻辑


如虚构性文学作品的阅读策略之一就是“读者问自己问题”。此策略建议读者边读对自己发问,如:作者为什选这些素材?如果你是主人公,对于这样的场景,你会如何反应?文中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读过此策略后,我试着指导7年级的两个学生读英文版的《小蝌蚪找妈妈》。两位能很快读懂了故事,并利用了语境及图画学会了新词语。但当我问;作者为什么选小蝌蚪而不选其它动物?为什么小蝌蚪先找鱼然后鸭、乌龟?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特征?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时,这两个学生停下来认真思考才能回答。这些问题引导他们深度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同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其实,我以前给我的儿子也讲这个故事,同样也没有这样深度的思考与引导。现在看来,在我的阅读过程及教学过程中,没有能从这个角度深思文章,这是我的不足之处。这可能也导致了我对文本的深挖能力较弱。


误区三缺乏批判性思维


在“帮助理解非虚构性文学作品的阅读策略”部分,其中一个策略是“确定作者的目的和策略”。文中建议读者考虑作者的背景、身份、写作目的,以便在阅读时思考作者会把什么样的信息写进去,排除掉了哪些信息。书中举例:作者在读Flip 和Linda Nicklin的书《与鲸面对面》(Face to Face with Whales)时,考虑到此书作者是鲸保护协会的成员,所以他就意识到本书没有记述有关鲸让人类害怕的一面。这个观点让我不由自主地反思我的阅读及阅读教学。在实际生活中,我阅读非虚构性作品更多,但是我很少自觉地质疑作者。只有当对叙述的事件与提供的信息有矛盾时,才会考虑作者的身份与立场,进而对信息进行甄别。作为英语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教材提供的文章时,几乎从不怀疑信息的可靠性。我所教的外研版英语教材必修部分90% 没有作者署名,所以也没有了解写作者的背景与目的。这个策略在我教学中几乎为没有使用过。事实上,从这个角度引导学生来发展批判性思维既有效又实用。生活在世界融合与互联网时代,学生接触大量阅读材料,里面的真假信息混合。唯有“质疑作者”,才能去伪存真,获取有用的信息。这才是我们阅读教学真正的目的---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拥有应对未来的工具。而我却没有做!再去研读课程标准中的表述“英语课程承担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2011英语课程标准),作为老师没教给学生这个真正的核心能力,我倍感惶恐。


这本书的阅读还在进行中,我会在理论指导下,不断改进我的阅读教学,当然,先从我的自己的阅读优化开始。

叙事写作是思考和行动的推动剂

加入叙事者团队,跟随叙事者的脚步,每周一篇的叙事写作约定,逼迫自己必须关注日常教学生活,反思和感悟教育的点点滴滴。

2022.12.25日《“羊”之杂感》

24日下午,药效过后,在我的等待中体温开始迅速飙升,很快到了39℃以上,赶紧吃药,眼看还在上升,各种物理手段开始上手,能用的方法都用了,温度丝毫不见下降。烧的我头疼,犯迷糊,嗓子痛,无法入睡。四个小时后终于降了下来。


看着身边的“幸运羊”,再看看自己这只“沸羊羊”,我一下子想到了我们的教学。

感悟一:必须承认个体差异很大。同样奥密克戎感染,丈夫症状都很轻,但是我却烧的让自己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真得有点像老师教育学生,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堂,每个学生接收的信息构建到他们的脑子里,就会有千差外别的效果。

感悟二:唯有深刻的体验才能接受并正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此次得病看到丈夫的病症不重,生活基本不受影响。于是,想当然地认为,我也会在无大碍的情况下经历这一“羊”难。可事实直接打我脸,不仅自己备受折磨,还得连累人家照顾,看来自己和别人还是不一样的。于是我想到了我们班雨航同学的家长,老觉得自己孩子和别人家的一样,上课总能听点知识。一个月的网课家长亲自目睹了孩子的挂机、逃课、不完成作业、预约任务不完成。最后接受了我的建议,暂时让这个学生不要上网课,除非他本人申请并用实际行动证明。雨航同学呢,则在亲自经历不能正常上课一个周后,写出了有史以来最深刻检讨。我也知道,今后他照样会违反,但至少他发现,他的摆烂,这个英语老师一点也不怕,而且班级的规则也不会宽容他,只有他来适应。他的行为后果要自负。

为有源头活水来,还须经常阅读,而且是精读。

跟随叙事者以来,每月至少阅读一本书,至今读过的书已摆了整整一书架。读的时候必须及时将一些鲜活的感悟记录下来。这些读过的书还会时常翻阅,教学和生活中的事情时不时会与书中的内容擦出火花,让头脑中的某一点突然之间变得通透了,明白了,也由此又变成文字成就了我一篇篇的文章。这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正在悄悄改变着我的课堂。

2022.6.28  《再读<静静悄悄的革命>》:

这次阅读让我真正理解作者特别强调倾听的重要性,强调教师要会倾听。人类本来就是在应对中产生智慧,倾听就是寻找应对的目标。许多老师会不停地给学生讲,但总是出现出力不讨好,事倍功半的尴尬。读过这本书后,我才深刻认识到是教师自身没有针对学生情况的应对,自然“学”就没有发生,教学效率自然就差了。


再次阅读,让我对教学与人的成长本质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我相信我的教学行为会因此而自然改变。但我也清楚意识到,我可能还会回到老路上,及时纠正的方法是重新阅读大师级的书籍,让自己时常保持警惕,不掉坑。看来,也不能总是让学生忙得赶路,让他们歇歇脚,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也很重要。

2022.6.22 《“学渣”可以治愈--读<学习治疗手记>有感》

在阅读了宋少卫的《学习治疗手记》一书后,我释然了,“学习病”可以治!作者将这些学习病从学习系统的角度归为五个方面的根本性问题: 识别驱动、逻辑加工、价值决策、语义解析、程序定制。再根据具体表现,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的学习系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比如说,对于经常读错题,或将答案抄写到答题卡上的过程中出错的同学,是属于识别驱动问题。这类同学大多是由于仅用视觉通道收集信息,没有同时使用听觉通道也接收信息并来效验视觉信息。其实,当大脑发现视觉和听觉通道对同一事物的信息不一致时,就会自动亮红灯进行效验。因此,对于这类学生要采取眼睛看时同步心理默读的训练方式来改进。这些方法对于急切想改掉自己坏习惯的同学来说,应有中及时雨的感觉。

2022.7.17  《铁蛋学习病治疗手记》

于是,我和铁蛋一起学习,观察铁蛋的学习问题是什么,以便进行调整。几天下来,我发现铁蛋爱思考、善于提问,专注度高但持续时间短、讨厌刷题和被人安排学习。他的英语学习的核心问题一是没有建构英语音形结构意识,他不是根据发音记单词,而是像学汉字一样,看形状记单词,导致记单词困难。二是语言学习不重视语义理解,仅注重语法搭配问题。根据宋少为老师的学习治疗的理论,我将铁蛋的学习问题归为识别驱动+语义解析的复合型问题。


据此,我采取以下方法来矫正铁蛋的学习问题。每次开始做作业前,由铁蛋来确定要学习的内容,然后他预估完成时间,并尽量在预估时间内完成。练习题根据难易程度确定允许错题数为3~5个之间,出错超出约定数,则按错误数翻倍做题作为惩罚。


确定好后,我们就开启各自的学习之旅。做完后,我和铁蛋合作核对答案,我们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边核对边改正。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易混淆的单词,就让铁蛋积累到识字卡上,一面写英语,另一面写汉语释义。书写时提醒铁蛋注意发音与拼写的规律。4天下来,铁蛋单词音形意识已基本建立,能够做到看不认识单词大体读对发音。我引导他每天给7个字母标注音标,现在已能根据读音写出简单单词的音标。铁蛋的记单词困难问题基本解决,进入提升熟练运用阶段。

……

几天下来了,铁蛋能保持高度专注,爱探究的状态,希望不要被家长带偏了。希望他通过用心做事,提高效率的实际行动,让家长放心地将作业量减下来,走上少而精的高效主动探索学习的正确道路。


长期的叙事写作,让我养成了从教育的角度深刻思考教育事件的习惯。因此,教育灵感的火花常常闪现,往往能很好地抓住教育契机,往往能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能点醒一些同学。我们班有个同学似乎永远记不住英语单词,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尝试,我发现她是动作记忆型的学生,记单词时,要把汉语释义与英语拼写写下来记的快。这个同学通过多次其它方法失败后,接受了我的建议,现在她很快就能记住单词,学习英语的信心大增。

比较认同正在阅读的美国教育学者、教育现象学的重要开创者马斯克•范梅南的《教育机智》中的话:“教育学需要的是实践而不是理论化的知识形式。本书通过生活中实际经历的实例,希望激发一种反思性的智慧和情境性的机智,这种智慧和机智表达了我们整个身心的存在。”


这次翻阅旧作,我发现自己在阅读后,竟然有这样前瞻性的、深度的对教育的思考

2017.5.31

《教育需要“留白”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在读朱先生的谈美之前,我是个实实在在的“小俗人”,一直认为自己仅是踏踏实实的生活者,对美的鉴赏力很差,尤其是当下流行的着装与美食,实在是没大众品味的人。可是朱老的“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让我茅塞顿开。是啊,我的人生的作品一直有明确的主题--教育,不管在家庭教育还是教育生活中,我一直醉心的投入着,虽然和这个凡是教育之事都要“有所为且有利可得”的当下教育环境有些不够和谐,但我还是觉得教育之美不应该是对学生24小时管控与无缝对接的管理。

2021.5.23《该用“减法思维”办教育了》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已起早贪黑的学习了,早上7点半到校,下午4点半放学,回家作业还得做到10点多,周末、假期则是奔波于各种补习班,似乎除了吃饭、睡觉其它时间都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地做“加法”。


但是学习效果怎么样呢?等上了初高中后,一切的弊端开始暴露,缺乏基本的学习热情,不会思考,阅读能力极差,以至于难以进一步学习。家长、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又要成绩,老师来不及帮学生发展基本思维,只好继续做“加法”,所有的时间用于提高学习成绩,甚至有学校喊出了“吃饭就是浪费时间,要边吃边学”,学生们疲于应对,老师们叫苦连天,但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能有多大发展?

人类是这个星球上唯一一种具有集体性学习的“动物”。随着知识的代代累积,体量越来越大,在有限的十几年的集中学习时间里,要系统学完所有知识是完全不可能的。教育不能再做“加法”。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戴维·铂金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就是“使人成为人的过程”,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已经打开的盒子”的内容,更应当是培养学生对“尚未打开的盒子”和“即将打开的盒子”里面的内容的好奇心。即教育是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应审视教育,做“减法”,将那些没有价值的或价值不大的剪掉,将真正有生活价值的东西放大、突出、深耕,让学生真正能学为所用,感受乐趣,保持好奇心。也就是用“奥卡姆剃须刀”思考当下教育: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化繁为简。腾出学生的心智带宽,让他们专注核心能力的发展,拥有强有力的继续学习力与好奇心。


家长们是该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的孩子适宜走哪条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是该想想教育的本来目的是什么;社会媒体们也该负起社会责任,做好价值观的引领。给教育减负,让教育好好做做“减法”,砍掉华而不实、无价值的东西,凸显真正能让人成长的部分,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让他们真正成为会思考,能创新,敢于担当责任的正常成年人。


叙事写作就是促进我们能静下来反思中产生灵感与并在情境中变得机智。

叙事写作是增进家庭关系的润滑剂

我要揭秘一个真相:我的每一篇公开发布的文章,都是经我丈夫修改后才发表的,尽管署名没有他。我是个想法多,但不擅长写作的人,用我丈夫的话说就是有想法、有深度,但思维跳跃,文字混乱。已经近7年了,我的每篇文章丈夫都是第一读者,他也是我的御用秘书,负责修改我每次堆砌的一大堆文字,整理我的想法,梳理我的逻辑和文字。然后我们再商讨。所以我每一篇公开的文章的好看样子,都离不开我丈夫的手艺,用我丈夫的话说就是“我给的灵魂,他给的身体”,包括此刻的演讲稿。也正是这样日常修改交流,无形中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而丈夫也在被动修改中接触到了新的知识,开拓了视野,尤其是修改读后感类的文章,他要浏览我读过的书籍,把握作者的观点,不知不觉中也相当于读了好多书。另外我也时不时写一些有关家庭生活的文章,如教育儿子的或写给儿子的信等,虽远隔千里,也能共同品味那些文章带来的美好回忆和温暖。最近我给他发了这篇文章的链接《做母亲真幸福》,这是给有了女朋友的儿子催婚了。

正是这种同频,让我们夫妻有了许多共同的话题,协同的思想,夫妻感情才能越来越融洽、幸福。

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方方面面,让我这个本不善写作的人能持续写作。尤其是前几天,雷婧给我微信留言:“2017年我开始做这样的叙事写作练习,起源就是您带领的研修。”看到这番话,让我写作的动力更强,同时也倍感自豪,原来我这个低水平的写作者也能点燃天才的火花,雷婧不仅自己写得好,还能带领这么多的小伙伴共同前进。这不就是教育的本质吗?教育就是促进每一个人的发展。

小伙伴们,我和雷婧的叙事写作之路,教育成长之路并不是很难,一路走来有这么多的志同道合之人的陪伴,也很幸福。让我一起携手继续叙事写作之路,继续去感悟生活,提升生命价值,分享我们的生活故事吧!


一、叙事写作是自我调节的最好方式。让糟糕的情绪得到宣泄,让思绪得到整理,让灵感得以生根发芽。

二、叙事写作是自我成长的记录仪。记录了自己每个时期的所思、所想、所做,既记录了自己的成长,也为反思提供了很多的素材。

三、叙事写作是思考和学习的推动剂。每周一篇叙事写作,逼迫自己关注日常教学生活,反思和感悟教育的点点滴滴,为有源头活水,须经常阅读,而且是精读。

四、推动家人共同发展,增进家庭关系。文章的交流与修改过程,能与家人保持同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9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54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775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6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7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7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93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09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5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0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52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65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76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0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5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51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