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则问答,很有意思。
提问者做了个假设:如果从以下三项中选择一个,你会选哪个?
第一,分分钟变成千万富翁。
第二,某男神成为你的老公。
第三,年轻几岁,变得更美。
三个选项听起来都蛮好的,自然选什么的都有了。
可选着选着,大伙都开始不顾自己的摊子,去别人那里指手画脚,于是,议论纷纷:
比如:“哎,你怎么选男神当老公了?你该选一千万啊,有钱多好啊!”
再如:“你们是傻吗,当然选年轻几岁啊,关键还得靠颜值,长得好看不比啥都强吗?”
也有的说:“要我看还是选男神当老公吧,同志们,那可是男神啊,长得好也比不上嫁得好哇!”
你知道这种问题讨论起来是没个头的,于是议着议着,就乱成了一锅粥。
但在这锅粥里,有一条回答,让我很欣赏。
那位答主选则了第三项,就是:年轻几岁,变得更美。
其实选哪项并没有什么,让我欣赏的,是她给出的理由。
谈及原因,她老实巴交地说:钱,我能挣,虽然不多吧,也够花,而且一时半会好像也不会断了收入来源;老公呢,我有,而且挺满意,给我男神意义也不大。排除来排除去,还是选变得更美吧,因为我脸对化妆品过敏,选这一项能省不少事儿。
2.
你听了可能觉得:这有啥的嘞?乍一看这理由跟前面的几位也没啥区别嘛,同样庸俗得很哩!
然而,使我眼前一亮的,并非是这理由的表面,而是它背后的筛选逻辑。
概括来讲:前面几种回答,内在的选择逻辑是,供给方给的东西里,哪个在我假想的大众标准上,算好的,我选哪个。
而最后一种选择的逻辑是:我甭管你给我啥,也懒得理会别人选什么,我就是站在我需求这一方,看我的评价体系里缺什么,缺什么,我就选什么。
我被这种逻辑打动了,我想这位回答者这辈子未必会过得富有,她的老公也未必成为某董,她的儿子也未必会考上985,但她这一生,会过上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好生活。
还是那句话:别有刻板印象,别着急站队,选啥都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在逻辑。
按照这位回答者的逻辑,她选了第一项,我还是会欣赏。
她如果当初选的是第二项,我也会真诚地断言:她会幸福的。
我想连她自己都会很坦然,假如她选了第三项后,有两波人走过来七嘴八舌地质问:傻吗?有钱,有钱不好吗!男神,男神不好吗!一千万!高富帅!难道你觉得我们选的都不对吗!
她也会真诚地点头,实话实说:有钱当然好啊,男神好,男神也好,嗯嗯,你们选的都是对的。
然后呢?
然后她会拿手机给她老公发个微信:铁子,我再也不用担心化妆品过敏了!
3.
记得一次和一位老先生聊天,话赶话,拐来拐去竟聊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最漂亮的胜利是什么样的?
我码出了自己的那点儿贫乏的知识储备,举了几个以少胜多的战役。
老先生说:咱俩想的不是一回事,要我看,最全面最根本的胜利,是一方根本都进入不了另一方的三观与衡量体系。
当时我对这话也是似懂非懂。
后来偶然的一次跟朋友聊天,她问我:你说钱这个东西,哪有个够呢?
要是按照以往,我多半会顺着说:是啊是啊,赚多少都不嫌多。
原因是在过去,很大程度上自己确实是这么想的;再者哪怕有保留意见也不敢提,毕竟存在酸葡萄心理,也不想自己给自己养成麻痹思想的陋习,咱对自己可是有要求的。
可那天竟不知中了哪门子邪,发自肺腑地答:不是啊,我就是有够的。她很好奇,问我多少就够了?我说出个蛮实际的数字,她坦言是挺不错,但还是有几分怀疑,这样真的够吗?
我继续保持着对她和对自己的诚实:是这样的,如果你每月让我赚这些,我就可以了。如果你提出,只要我每天再多工作两小时,就可以每月发一个亿给我,说实话,我会直接拒绝,犹豫一秒钟都嫌多。
她不太理解,因为在她印象中,这种收入程度对我来说并不难达到,既然明明可以赚更多,为啥不要呢,不就是要你每天多工作俩小时吗?
我把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每天多出来的两小时,我可以拿来读那些一辈子都看不完的好书,健身,看好电影,攒一起还能出门旅行,和你这般优秀的人说说话,或是一个人安静地呆着想想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躺在家乡的院子里看会星星,学一些一直想学的技能和手艺,以及陪一陪家人,给更多的他人带去更好的影响,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跟这些相比,一个亿对于我来说,真心不叫个事儿。
她还是有点困惑,我却不知怎的,被自己定了下来,生发出莫大的喜悦,猛然间理解了老先生的那番话。
我初尝了那种全面根本性的胜利滋味。
我是把她打败了吗?或者显得比她正确?赢得了什么?
谈不上,不至于。
我只是把自己给捋顺了。
4.
多年前在书里读到一位自己蛮喜欢的节目主持人,写下的一句话:“美国真好!但我一点也不想去。”
记得当时我就乐了,心说:这有什么的呀?这不就是嘴硬吗?承认人家好,还不想去,这活得多拧巴呀。那您倒是能去还是不能去呢?你能去,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去不了,就是得不到之后借口自己不想要。
当时的自己尚且年少,对着镜子都照不见自己的愚。
多年后有人问我将来打算去国外生活吗?
我竟然也发自内心的说了嘴:国外真好哇,但我一点儿都不想去。
让我再投胎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做中国人,这倒不全然出自于爱国,主要是活在这里,太有意思了。
包括之前有提到过:我希望让我的儿子就读于一坐普普通通、非重点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甚至是如果各方面条件都允许的话,我希望他能去念我念过的村小学和村初中,最好还能在农村生活过。
有的朋友劝说不能这样,这将来孩子跟别人的进步速度差距是很大的,而且还显得你不负责。
我说这是我为他准备的最好的礼物了,我要做的是随时帮他兜着底,不用担心摔得特别疼,等他体会过各种文化的撕裂,重组,融合,面临过多维度的矛盾,在复杂的环境中建立起一套自在在为的体系来,并能活出真实与和谐,他会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朋友半开玩笑地问我:成功呢?成名呢?走向人生巅峰呢?
以前我没底气答,现在可以很硬气的反问:这难道不是最好的“成功”么。
以前我夸人,会夸他活得很成功。
现在我通常会说:你状态真好。
状态好是活得自洽,它比活得成功要高级得多,因为越活越发现:这世界真是不止存在着成功这一回事了。
End.
各平台开白等事宜请给我的经纪人bingo_发送简信。(发送方式:点击蓝色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