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滨州7月19日电(通讯员郭兴哲)为了解耕地林果化现状,探寻其影响因素,2024年7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光不负守田人” 实践队前往滨州市阳信县梨园郭村进行此次调研,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考察以及政策宣讲等方式,切实了解当地林果化现状。
充分准备,学习耕地相关知识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是种植粮食等农作物的一种用地类型。截至2019年,中国共有耕地191792.79万亩,根据一定时期内全国人口对粮食等农作物的总需求划定18亿亩耕地红线,14.5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同时学习了耕地相关保护政策,如永久农田保护制度、耕地用途管制制度以及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深刻认识到耕地对于人们来说的重要性,为入户宣讲打下了基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耕地林果化问题日益严重,大量耕地转为种植经济作物、果木林地以及养殖牲畜等,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威胁了国家粮食安全。
入户调查,了解林果化现状
7月19日上午实践队员抵达梨园郭村。队员首先拜访了当地村委会,从书记口中了解到了村庄的基本情况。书记表示,梨园郭村的耕地林果化现象是比较严重的,大约有80%的村民种植果树,但是近几年相关政策颁布后村庄也有在大力支持保护耕地。随后队员走进村民家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在村庄继续耕种的更多是五十岁以上的人,而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所以果树种植的收入便成为了次要收入。梨园郭村主要种梨树,同时还有桃树、杏树等,而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占比很少,多数村民们说,这些粮食作物他们没有专门的土地来耕种,而是在果树地中穿插种植,仅用来满足自家所需。由于当地劳动力的不足,所以土地流转现象比较普遍,有大片的果树被大户承包。同时实践队员也来到了附近的耕地进行实地考察,队员发现,耕地上大多都是果树,仅有一部分土地上覆盖着白膜,种植了白菜等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