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定的书名我更愿意称呼为我的前半生。虽然平淡但却似多了一份真切。
偏远,贫瘠,落后,因为母亲的担忧,也许奠定了保罗一生的基石――对文学的热爱。有一份对文学的热爱想要更深的探究死亡转向医生,这一在别人看来很光鲜,很简单的职业。
单纯,率真,不羁,有了这些的保罗,才是保罗,才能够使他更纯粹的去找到自己生命中所认为的更重要的东西去实现。
热情,冷漠,麻木,这一系列的转变只不过是身处滔滔江水中的随波逐流而已。你还记得你最初的梦想吗?他记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读这本书的时候几乎都在半夜,因为我喜欢在静谧的夜里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看这本书的前半段的时候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同,甚至有了放弃继续去阅读的想法。可是,时间的安排就是如此的戏剧化。九寨沟发生了地震,火速的救援也难以挽救生命的逝去。一个个生命的逝去和汶川地震中幸存的的人的再述让我重新去审视关于生命与死亡的关系,于是继续了保罗的故事。
疾病如同灾难一样,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不懂的那种劫后重生,恍若隔世的感觉,每每忆起也许都会想说一句“活着真好”。对于那些对生命轻蔑的人,生存或者死亡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存在吧。不过我打赌如果把他们置于悬崖边的话,他们肯定会哭着喊“妈妈咪呀!”。但书中也一直有在提,也许在某方面死亡比生存更幸福。可能作为一位病人家属,作为一个旁观者你永远都无法理解这句话说出的无奈与现实。但这就是现实――高额的费用也许只为了活几天,解决了这种毛病也许还会有其它的让你心里更承受不了的并发症的出现等等,诸如此类的事的发生会让你觉得也许“离开”真的是对患者和家属最好的选择。可是不管如何,我们是医者,入学时背诵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仍铭记于心,不敢忘怀。这样的事我们办不到,我们能做的不完全是延长他们的生命,更是尽全力的让他们更好的回归于社会。
在医院待久了人好像会变得不正常。太多的悲欢离合让自己忘记了什么时候该是什么样的心情。也就现在的我们还未真正开始第一次独自上班;第一次独自值夜班;第一次独自去面对棘手的病人和第一次眼睁睁的看着病人死去而又无能为力的时候,情绪的控制没办法达到收放自如,总是肆意而为。等慢慢的你会觉得一切都是正常的,会悲悯而不悲恸。理智与感性并存,理智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缓解病人的痛苦,感性的存在是为了让自己不那么冷漠。保罗总是说自己更像是个掘墓人。在我眼里看来,在某方面他的感性一定是大于理智的。人之所以与其它生物不同的存在在于他们更懂得爱与被爱。懂得爱别人的人才更会懂得被爱的需要。在某方面处于弱势的他们,需要更好的被爱。
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幸福感......你所寻找的是什么?而他呢?人生的路你也不知道会多长。保罗的一生的缺憾也许在于没有帮助病人到最后,没有继续再帮助病人到最后。看了最近票房巅峰的一部国产电影,不温不火,但总在几个不温不火的时候来点干柴烈火,“冲出去很容易,难的是带着负疚感和使命感继续前行”。我想不论是军人还是医生,在某个方面我们都是相通的,助人只不过表现形式可能不尽相同。在危难面前,你记得你的背后是强大的祖国,在疾病面前,你完全相信你身后的医生吗?书中的医患关系好像很和谐,但网络时代的发达让人们更容易的获取各种渠道的信息,但这些没有经过严格筛选的信息有几分真几分假呢?部分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自持着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来质问医生,怀疑诊疗过程。我真的想说那你自己回家上网自治吧!嗯,只是想想。面对太多的无理取闹也是医患关系如今僵硬化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吧。术业有专攻。如果什么行业只是看看就会了,那也就不需要我们努力的去拼搏了。不亲手去做就没有说话的权利。总是的我以为我以为,很多事付诸实践之后你就会发现没有那么多的自以为。永远不要认为一件事是不可思议,天方夜谭的,因为那可能仅仅源于你见识的浅薄,知识的匮乏,能力的有限。学海无涯但并不是苦于作舟,十年如一日的热爱难以想象,“相信”能成为最大的动力。
前段时间看到一句话“雷霆雨露,均是天恩。”我想保罗的思想上也有这种成分的存在吧。不然你也许只会看到一个将要失去名利的人对上天的哀哀怨怨,而不是现在的他。作为医生,毋庸置疑他是优秀的;作为患者,生死存亡他是坦然的;作为作家,笔触纸间他是热爱的。
忆半生,思浮华,钟一隅。半生时间,浮华飘渺,钟于一隅。这是我眼中的保罗,也是我想追求的。
(注:读《当呼吸化为空气》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