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热爱并欣赏孩子天生的特点,爱他们天生的样子和做的事情,还要忘却那些他们不具备的优点。这个建议不是出于情感原因,而是包含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那些得到父母欣赏的孩子,即使相貌平平,手脚笨拙,反应迟钝,也会充满信心并快乐地成长起来。他们会有一种精神状态,让他们具备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也会让降临到他们身上的机会得到充分利用。
---本杰明 斯波克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故意打扰你,其实是因为你和他缺乏肢体接触,缺乏亲密感。
如果你的孩子撒谎,其实这说明你曾经对他犯过的错误反应过度。
如果你的孩子缺乏自信心,其实是因为你给他们的建议多过了鼓励。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坚持自我,其实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你总是在公共场合教育批评他们。
如果你什么东西都给孩子买,可他们还是会去拿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其实是因为你不让他们自己选择想要的东西。
如果你的孩子很懦弱,那其实是因为你帮助他们的速度太快了。不要帮你的孩子清扫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障碍。
如果你的孩子嫉妒心很重,那可能是因为你总是拿别的孩子和他们比较。
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气,那其实是因为你给了他们的赞扬不够,他们只有行为不当的时候才能得到注意。
如果你的孩子不会尊重别人的感受,那是因为你总是命令他们,不尊重他们的感受。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神神秘秘的,什么都不告诉你,那是因为你总是爱打击他们。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行为粗鲁没有礼貌,那其实是从家长或者身边的人那里学来的。
孩子,需要的是什么?
孩子自出生起最需要的便是父母亲人的关爱,这种被孩子感受到的呵护会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他人最基本的信任感,而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除了关爱,父母还会渐渐地将各种知识,技能,人生经验,道德规范传授给孩子;虽然一切看似美好,但中国式的孩子教育往往会因为父母的过度关注而让孩子的教育适得其反;
随着能力的增强,孩子越来越需要自己做事的机会。他们需要迎接那些技能让他们实战技能又不超越他们能力范围的挑战。他们需要冒险的机会,但又不能轻易受伤。如果不容许婴儿在一开始时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他们就学不会自己吃饭。想要学会自己系鞋带,他就得不断地尝试,不断的失败,然后再去尝试。父母的责任就是要设定一个界限,让孩子可以在这个界限之内安全地冒险;
就像萌萌一样,1岁多的时候,萌妈为萌萌买了筷子,勺子,餐盘,围兜等一系列餐具,每次吃饭给萌萌把饭菜盛好后便不去管他,让他自己吃;虽然每次他都会把桌上,身上,脸上弄的乱七八糟,但他仍然会乐此不疲的尝试用筷子夹饭菜;在这个过程中,萌萌也会因为用不好筷子而发脾气,但适当的鼓励就能让他鼓起勇气一次次的尝试;到现在为止,萌萌算是在我们周围同龄孩子中使用筷子最好的,而且已经养成了吃饭不需要喂饭的习惯;
﹀
要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最主要的就是要与孩子建立一种充满关爱呵护又相互尊重的关系;每个孩子都有天生的优缺点,但很多父母却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而忽略了他们的优点,每天都要用仁义礼智信等超高的道德标准来修正孩子的缺点,每当孩子做某件事违反了我们所认为的“标准做法”时,各种滔滔不绝的大道理便开始了;看看其他孩子做的多好,看看某某小朋友多么听话,等等等等;但这往往会在孩子的内心种下了自卑或叛逆的种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父母关爱的同时,也需要父母的尊重;而这种尊重并不仅仅是当父母做错时给孩子道歉,而是发自内心的将孩子当成一个与我们平等,独立,有人格的个体来对待;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适应孩子的优缺点,不要试图改变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期待;
每当我们抱怨孩子的各种缺点和不良习惯时,最应该反省的恰恰是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许我们的各种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错误的引导方式往往会给孩子留下我们所无法察觉的阴影;因此,为了不成为孩子眼中的“坏父母”,我们在监督孩子的同时更要时刻监督自己,莫要让关爱变成了孩子的甜蜜负担。